美股創兩年多最差季度表現

2025年一季度結束,全球主要股市跌多漲少,其中美國股市表現落後歐洲股市,多數新興市場股市表現搶眼。受貿易緊張局勢持續打壓市場預期、經濟和業績增長預期下調及投資者拋售高估值科技股等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美國股市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創下2022年以來最差季度表現。

納指跌超10%

據統計,納斯達克指數一季度累計下跌10.4%,爲2022年二季度以來最大單季跌幅;標普500指數一季度累計跌幅爲4.6%,爲2022年三季度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道瓊斯指數一季度累計下跌1.28%,但在一季度最後一個交易日上漲了1%。

儘管標普500指數在2月19日創下6144.15點的歷史新高,但該指數隨後快速下跌,並於3月13日出現超過10%的累計跌幅,進入技術上的回調區間。納斯達克指數則在3月6日就已跌入回調區間,該指數較高點最大回調幅度超過16%。

在季度末,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3月分別下跌8.21%和5.75%,均爲2022年12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同時,道瓊斯指數3月累計跌幅達4.2%。

花旗美股策略主管斯圖爾特·凱澤認爲,最近美股的拋售並不是由單一因素驅動的:無論是美股盈利預期、消費者和企業信心,還是美國經濟數據,都在不斷惡化,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釀成了美股在第一季度的慘劇。

大型科技股在美股的拋售潮中首當其衝。今年1月下旬,DeepSeek的橫空出世,更加嚇壞了"七巨頭"的投資者們,讓人們對美國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重金投入產生了質疑。

同時,"七巨頭"的股價表現跑輸大盤。據統計,2025年一季度,英偉達公司股價下跌19.29%,特斯拉公司股價下跌35.83%,蘋果公司股價下跌11.2%,微軟公司股價下跌10.76%,亞馬遜公司股價下跌13.28%,谷歌公司股價下跌18.22%,臉書公司股價下跌1.48%。

對於明星公司英偉達、特斯拉領跌市場,有分析師指出,芯片產能過剩擔憂和電動車需求放緩,成爲壓垮股價的直接誘因。隨着資金從成長股輪動至價值股,科技巨頭的調整可能尚未結束。

美股之外,全球其他主要股市有漲有跌。歐洲股市表現相對強勢,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上漲11.32%,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上漲5.01%,法國巴黎CAC40指數上漲5.55%;亞太股市漲跌互現,韓國綜合指數上漲4.08%,東京日經225指數下跌10.63%,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下跌4.07%,新西蘭股市NZ50指數下跌6.96%。

疲軟的經濟背景

對於美股大型科技股的拋售,乃至整個美股市場的拋售而言,一個關鍵問題是外界對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的評估。剛剛進入2025年時,市場普遍認爲美國今年經濟增長將再次高於趨勢水平。但數據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今年1月,美國消費者支出出現近兩年來的首次下降,2月該數據的復甦幅度也小於經濟學家的預期。高盛目前認爲,美國今年經濟的年化增長率爲0.2%,遠低於最初預計的約2.4%。

美國通脹情況也沒有太大改善。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PCE指數顯示,美國2月份核心價格同比上漲2.8%,較1月份更加上升。

"相對於普遍預期,(美國的)經濟背景正在走弱,儘管美股估值有所改善,但還並不顯著,因此美股的獲利前景可能會重新調低," Truist聯席首席投資官Keith Lerner在本週的報告中寫道,"因此,我們預計動盪的市場環境將在未來幾周乃至幾個月持續下去,我們不太可能看到市場迅速回到新高。"

FXTM富拓特約分析師張赫赫表示,美國經濟數據趨緩的主因來自美聯儲,美聯儲的政策利率仍維持在相對高點,3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上美聯儲官員們均指出了經濟下行和通脹反彈的風險,美聯儲面臨兩難處境,降息步調放慢至今年下半年,使得美國經濟數據下滑,影響美股三大指數。

除了上述的負面因素,美股市場目前還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特朗普的關稅衝擊即將襲來。密歇根大學最新的消費者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預計未來一年失業率將上升,爲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企業CEO們的信心也大幅下降,《首席執行官》雜誌的樂觀展望已經降至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越來越多的人擔心,消費者和企業情緒的減弱最終可能會拖累美國經濟的實際增長。高盛最近已經將未來12個月發生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從20%提高到了35%。

風暴仍未結束

如今,在經歷了兩年多來標普500指數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後,美股究竟能否反彈,成爲衆多投資者心中的擔憂。凱澤在客戶報告中寫道:"我們不準備逢低買入,因爲推動拋售的風險仍在繼續。"而華爾街策略師指出,考慮到"七巨頭"的權重已經過大,如果沒有這些大型股的帶動,標普500指數幾乎不太可能重新回到紀錄高位。

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劉剛則認爲,如果關稅風險激增,而後續增長性政策又無進展,則會加大美聯儲推遲降息和美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的風險,並加劇資金流出,美股屆時也可能承受更大壓力。

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David Kostin預計,標普500指數到年底將在5700點左右,此前預期爲6200點。這一調整主要是鑑於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以及關稅相關的不確定性。"如果經濟增長前景和投資者信心進一步惡化,美股估值的下降幅度可能遠超我們的預期。"

而在全球市場動盪的背景下,避險資產成爲投資者的首選。黃金價格在一季度突破3000美元/盎司,並持續攀升至3115.41美元/盎司,季度漲幅達18%,創下近年來最強勁的季度表現。美債市場同樣表現強勢,價格持續攀升,一季度上漲2.6%,爲五年來首次跑贏美股。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季度累計下跌35.77個基點,顯示出市場對安全資產的強烈需求。

接下來,4月4日(週五)即將公佈的3月非農就業數據可能會成爲美國經濟下滑的又一個明確信號。張赫赫表示,預計3月新增非農數據將進一步放緩,而如果3月非農就業數據如市場預期下滑,甚至低於市場預期,那麼美股可能再次出現波段式下跌走勢,因此3月非農就業數據需多加謹慎關注。

北京商報記者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