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業不動產15年來首見需求下滑! 2因素衝擊租賃市場
▲美國房市變動。(圖/Pixabay)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受經濟放緩與供應鏈需求趨緩影響,美國工業不動產市場在歷經15年成長後,於2025年上半年出現首度下滑,成爲疫情後最顯著的產業冷卻指標之一。
《CNBC》報導,全美主要倉儲與物流空間的「淨吸納量」在今年第二季轉爲負值,顯示租戶解約或縮減空間的情況已超過新租契約,這是自2010年以來首次見到需求轉負的現象。分析指出,電商成長放緩與高利率壓力,讓企業對擴展倉儲空間的意願降低。
根據商業不動產開發協會(NAIOP)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美工業空間淨吸納總量爲2700萬平方英尺,其中第二季單季則爲負1130萬平方英尺,顯示市場出現明顯收縮。
觀察顯示,在2020至2022年間,工業不動產租賃因電子商務需求暴增而大幅成長,但自2023年下半年起,企業紛紛調整庫存與物流策略,進而壓抑新租需求。此外,過去幾年開發商大量新增供給,也推高空置率。
報導指出,目前許多企業寧可續租現有空間、談判更具彈性的租約條件,也不願意承擔高利率與經濟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這種保守策略正導致整體工業地產市場步入調整期。
不過專家認爲,儘管短期內市場將持續面臨壓力,但隨着製造業迴流與供應鏈在地化的趨勢延續,中長期仍可望支撐工業用地的基本面,尤其是位於交通樞紐與人口密集地區的設施。目前市場高度關注2025年下半年與2026年上半年的走勢,觀察是否會有復甦訊號,特別是在聯準會(Fed)啓動降息後,是否會帶動企業信心回溫與資本支出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