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長:要求美國防部改進軍售交付速度效率

臺灣對美軍購,交付延宕「榜首」是總金額二四○○億元臺幣的六十六架F─16戰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對美軍購交貨屢傳延宕,引發朝野關注及批評。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七日宣佈針對國防部的軍購做出改革,未來將聚焦在速度和數量之上,加速武器生產和交付的時間;赫塞斯也說,國防部必須強化對外軍售,改進軍售交付盟友的速度和效率。

赫塞斯說,美國與盟友共同分擔防衛責任是總統川普和國防部的關鍵核心政策,要做到這一點,盟友必須使用最好、最具互通性的武器系統。

赫塞斯七日向國防工業領袖和官員發表談話,強調美國的國防工業必須變得更快、更靈活,以及更願意接受風險,指美國的敵人是國防部的官僚主義。

赫塞斯指出,國防部將針對武器的要求、採購和對外軍售做出變革,除檢討國防部的核心功能,也點出戰鬥人員的需求來研究如何購買這些軍事能力,以及如何與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分享這些軍事能力。

赫塞斯整理出五項變革,包括提供美國產業轉化成戰時工業,聚焦速度和數量的誘因、透過結果勝於過程的方式來解放國防、產業和政府的勞動力、向快速、靈活和有效率的採購和要求靠攏、講究技術卓越,並提高風險的忍受度來加速高效生產,以及迅速地採購來刺激速度。

赫塞斯指出,國防部的目標非常簡單,就是改進武器採購程序,達到戰時狀態(wartime footing),建立與重建「自由的兵工廠」。

在具體作爲上,赫塞斯宣佈取消國防部用於採購的「聯合能力整合與發展系統」 (JCIDS),指該審覈系統速度太慢,平均要三百天才能通過一項文件,而戰鬥人員的需求早已發生改變。

赫塞斯宣佈,國防部未來將建立新的審覈系統,成立三個新的決策委員會,除了引進外部專家,同時計劃將資金直接投入戰鬥人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