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位眾議員提案:以臺灣取代中華臺北

美國國會山莊報十四日報導,幾位共和黨籍聯邦衆議員正提出「美國支持臺灣法案」,希望在官方溝通與文件等聯絡中,取消所有「中華臺北」的稱呼,改用「臺灣」。

美媒:有助臺灣地位正常化

聯邦衆議員唐納茲十四日草擬前述法案,據該報取得的法案副本,共提的包含柯林斯、摩爾及帝芬尼。該報導稱,美國官方立場雖不承認或主張臺灣獨立,但該法案仍對臺灣作爲自主國家地位的正常化有所助益。

法案未提我駐美代表處稱呼

中華臺北曾出現在美國部分的政府聯繫中,但美國其實極少使用此一稱呼。臺灣的駐美代表處正式名稱是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不過,這項法案並未提到代表處的稱呼。

唐納茲等人推動該法案,旨在促進美國支持臺灣對抗中國大陸脅迫或威脅臺灣主權的政策。

唐納茲對該報表示,「即使中國聲索臺灣的主權,臺灣仍是美國重要的戰略伙伴。我們必須誠實面對美國人民及世人、直言不諱,這最重要」;「中華臺北的稱呼不過是北京外交脅迫策略的工具。這項法案採取糾正措施,跟我們的夥伴(臺灣)站在一起對抗中共侵犯」。

該法案寫道,「譴責美國政府用中華臺北名稱,支持用臺灣,以避免Chinese Taipei的含意,並支持採取和平方法,在不受脅迫下以兩岸人民皆能接受的方式化解兩岸歧見」。

該法案並給予美國各機構十四天更新官網及規範,以更適切地反映臺灣、而非中華臺北。惟其中含有例外條款,允許美國在某些情況下仍可用中華臺北稱呼臺灣,例如對臺灣以「中華臺北」名義參與的國際組織,還有在解釋中國企圖以勸說與脅迫手段控制檯灣的歷史脈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