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部分挺臺官員「已被邊緣化」 Kolas:要時刻警醒
美國總統川普動作不斷,前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臺灣媒體很少報導川普2.0政府裡有誰不挺臺灣。(中時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動作不斷,前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臺灣媒體很少報導川普2.0政府裡有誰不挺臺灣。這種忽略會讓臺灣人民失去警覺。她引用外媒報導,列舉幾位與臺灣友好的官員正逐漸遭邊緣化,現在講話有份量的人,有人主張臺灣不是一個「存在的」問題,還有人主張美國不應該保衛臺灣,呼籲臺灣要時刻警醒。
Kolas在離開總統府後,曾赴美到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高階領導學程,與來自各國政府官員和企業高階領導人一同學習和交流,目前擔任SENSEC公司共同創辦人。
Kolas Yotaka引用《經濟學人》一篇標題爲「就算貿易戰開打,在川普的世界,對中鷹派正在失去影響力」的報導指出,中國鷹(China Hawks)在美國政治圈被用來形容對中國的鷹派。在臺灣很多人會超譯,以爲「對中鷹派」一定就是「臺派」,其實不然。
她說,國內的紛擾令人憂心。在過去一年,她與美國、日本、歐盟的軍方人士接觸,難免擔憂臺灣正處在一個與外界資訊斷絕的泡泡裡。外界看臺灣的國安現況,與臺灣的政客名嘴講的不一樣。
Kolas表示,臺灣內部的評論很兩極:親中派總愛以「都是民進黨激怒中國」作爲中共可以打臺灣的合理解釋; 「愛臺派」總會把任何提醒中共會攻臺的說法視爲「幫着中共嚇臺灣人」的統戰論述。雙方封閉的討論,容不下對方的聲音,在她看來,充其量也只能爭取各自同溫層的贊聲,然後繼續活在自己的泡泡裡。
她認爲,臺灣的媒體都喜歡報導川普2.0政府有誰「挺臺灣」,但很少報導川普2.0的政府裡有誰「不挺臺灣」。這種忽略對臺灣沒有幫助,會讓臺灣人民失去警覺。隨時保持警覺不代表要戰爭,也不是要唱衰臺灣,只會讓我們的準備更堅實。「警覺,應該要被當成愛臺灣的好事」。
川普再次上臺,的確對臺灣的國安帶來更多變數。Kolas指出,《經濟學人》報導中提及幾位與臺灣友好的官員可能正逐漸遭列名觀察與邊緣化,包括現任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黃之瀚(Alex Wong)與美國現任國安會亞洲高階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她曾與這兩人有數面之緣。至於美國國安會的中國專家資深科技總監大衛費斯(David Feith)已經被開除。
她說,現在川普MAGA圈講話有份量的人,是4月8日已經正式被參議院確認通過,被川普任命爲國防部次長的柯伯吉(Elbridge Colby),這個職位是美國國防部的第三把交椅。
而柯伯吉曾說,臺灣對美國來說不是一個「存在的」問題,臺灣應該將其國防支出從現在的不到3%增加到GDP的10%。他還認爲南韓應該投資更多在國防以自我防禦,這些言論贏得副總統範斯的公開支援。
範斯和川普總統的兒子小唐納川普最近表示,柯伯吉支持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談判,以避免「不必要地戳龍的眼睛」,並尋求「與中國避免戰爭的權力平衡」。
臺灣的媒體經常引用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的挺臺言論,Kolas認爲很多時候已經「超譯」,但盧比歐的中國鷹立場已經影響有限。如今國務院有一個臺灣應該注意的人,就是盧比歐的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邁克安東,他認爲,美國不應該保衛臺灣。
Kolas表示,她過去這段時間,從一些歐美日的軍方朋友得到一個很重要的共同看法「國防虛弱,就等於鼓勵對方來打」。她呼籲我們要時刻警醒,並增加國防外交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