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美在全球範圍內或將被“邊緣化”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道 法國《快報》週刊網站4月29日刊登題爲《“他怕了……”:羅伯特·A·曼寧看特朗普在亞洲的冒險之舉》的報道,記者爲阿利克斯·洛皮塔爾。內容編譯如下:
美國總統是不是無意中成了中國最好的“盟友”?聽了美國史汀生中心高級研究員、美國國務院前顧問羅伯特·A·曼寧的分析,人們或許會有這樣的想法。這位深諳亞洲事務的專家梳理了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景,認爲“特朗普想與世界其他國家分開,以便更好地控制世界。他正在破壞全球經濟,讓美國在全球範圍內邊緣化”。
《快報》週刊問:在您看來,特朗普正在“失去亞洲”。爲什麼呢?
羅伯特·A·曼寧答:到目前爲止,美國在安全和貿易方面的主導地位,以及相對開放的市場,一直是亞洲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即我們所說的“亞洲奇蹟”。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以及他想讓美國與中國“脫鉤”的意願,正在實實在在地摧毀這一體系。如果中國經濟受到影響,其亞洲夥伴的經濟也會受到波及。
問:爲什麼這麼說?
答:從特朗普第一個任期開始,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就已成爲許多國際企業的產業轉移目的地。說白了就是這些企業不在中國開展業務,而是在其他國家設立工廠,使用轉運自中國的零部件,這就是所謂的“中國+1”模式,說明與中國的聯繫並未完全切斷。
美國的目的很明確:摧毀使用中國零部件的地區生產中心,從而迫使相關國家減少與中國的往來,以換取美國降低關稅。但對許多亞洲國家來說,美國的關稅政策無異於宣戰。特朗普在亞洲的冒險之舉實際上可能會促使這些國家選擇中國!
問:這在地區層面會有哪些影響呢?
答:毫無疑問,特朗普將繼續走單邊主義道路。而世界其他國家正在加倍努力維護全球經濟秩序。
韓國和日本已與中國會面,重新尋求制定三邊貿易協定。歐洲也正在與印度、南方共同市場和東盟締結各領域的協議。我還猜測歐盟正在探索與中國建立新的經濟聯繫的可能性。
最後,日本和澳大利亞對中國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反應,將成爲後美國時代全球化的一個指標。如果中國成功加入並且歐洲也加入進來,這可能會催生一個新的全球貿易體系。那樣的話,特朗普就成功實現了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自我邊緣化,並創造出一個後美國時代的世界……
問:特朗普會無視您所說的針對亞洲國家的“冒險之舉”所帶來的風險嗎?
答:特朗普的所作所爲,簡直就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他宣稱的目標和其戰略取得的實際效果之間存在差距:這位美國總統想與世界其他國家分開,以便更好地控制世界。但他正在破壞全球經濟,讓美國在全球範圍內被邊緣化。
問:有些人甚至提到去美元化,您是其中之一……這是不是過於悲觀了?
答:特朗普或許正在加速這一進程。中國在貿易往來中越來越多地使用人民幣,歐元作爲儲備貨幣的作用可能會增強……如果亞洲國家對美國失去信心,他們有可能拋售手中的美國國債。美國國債約有三分之一由外國投資者持有!如果他們開始撤資,人們轉而購買黃金或轉向歐元等其他市場,我認爲整個國際美元體系都會受到威脅。所以明確地說:是的,從長遠來看,去美元化是有可能發生的。
問:特朗普似乎準備在針對中國的關稅問題上做出讓步……
答:他怕了!如果人們不買美國國債,美國拿什麼來支付鉅額預算赤字呢?在美元本應升值卻在貶值的時候,特朗普擔心人們對美國作爲避風港的信心會下降。風險不僅在於股市可能崩盤,還在於美國國債的價值可能下跌。
問:您的預測是什麼?
答:就目前而言,經濟問題使得局勢不穩又難以預測。有一點可以肯定:特朗普的出現,讓世界坐在一個火藥桶上。(編譯/王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