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1分1人罹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醫:做1事救命

衛福部統計,臺灣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爲大腸癌,不僅是國人好發的癌症,且罹癌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腸癌最可怕的就是幾乎沒有症狀,應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篩檢以及大腸鏡檢查,才能腸保健康。(童綜合醫院提供/寶智華臺中傳真)

衛福部統計,臺灣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爲大腸癌,不僅是國人好發的癌症,且罹癌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今年篩檢資格從原先的50歲,下調至45歲,其中若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國民,只需年滿40歲便可進行糞便潛血篩檢篩檢。

臺中童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瀛澤表示,現代人飲食西化、加工食品多、外食頻率高,容易攝取不健康食物,也造成腸胃負擔;另外臺灣吸菸、喝酒人口不少,香菸中的致癌物質會經由血液循環至大腸,增加大腸息肉發生,酒精代謝物也會影響大腸健康。

大腸內有好菌與壞菌,若是發炎內膜就容易增生,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大腸息肉,息肉未處理變成癌症的機率就高。「大腸癌」分爲結腸癌及直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也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因此更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若有發現血便、排便便異常、腹部疼痛、體重下降等症狀,應該及時就醫檢查。

一般人看到排便出血,第一直覺可能會想到痔瘡,卻不知道大腸癌可能也會排出深紅或黑色糞便。

大腸息肉癌化後,大腸就無法像從前健康工作,所以會逐漸出現排便不順、排便習慣改變、或是糞便呈現細細的鉛筆狀。

大腸位於腹部,所以只要肚子常常有腹脹的感覺,吃藥也一直未改善,或最近突然頻繁感到疼痛且持續時間都很長,就應該有所警覺。

大腸癌未及時發現,越後期時癌細胞會吃掉身體的營養。如果感覺近期疲憊度很高,或是在半年內突然瘦了5公斤以上,就可能是因爲癌細胞消耗掉身體的能量,應及時就醫確認身體狀況。

張瀛澤指出,息肉癌化通常需要5至10年,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羣,有時發現已經進入末期階段,即便治療也無法根治,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由於大腸受檢時會有腸子絞痛、腹脹、噁心的不適感,爲讓民衆受檢時更舒適,現在可使用「舒眠大腸鏡」,在檢查開始前先由麻醉專科醫師從靜脈注射鎮靜藥及止痛藥來達到舒眠無痛的效果,也可以降低受檢者的恐懼心理。

大腸癌最可怕的就是幾乎沒有症狀,在出現症狀、被發現之前,腫瘤會持續長大並逐漸擴散,但如果可以及早發現,5年存活率約有9成。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衆,更應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篩檢以及大腸鏡檢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才能腸保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