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升級之際,高盛看多中國資產:滬深300有15%空間,小盤股或更佳
金融界4月17日消息 在貿易戰不斷升級的時刻,華爾街大鱷高盛再次看多中國資產。
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給予AH股“跑贏大市”評級,考慮到A股氣氛更受惠於政策刺激,策略配置上較H股看高一線。
高盛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指出,現在海外投資者擔心美國進入衰退的風險,加上多年來在美股持重倉,有分散風險的需求,受中資股估值吸引,加上憧憬內地大手筆刺激經濟的政策,此消彼長下,欲將資金重投中國。高盛預計,未來12個月內,MSCI中國指數有12%的上漲空間,滬深300指數有15%的上漲空間。小盤股可能表現更佳,特別是科創50、創業板指和中證1000等指數。
至於港股,高盛認爲港股當前市盈率約爲10倍,估值遠低於美股,這帶來了一定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盛再次看多中國資產不同以往,此前特朗普的貿易大棒並沒有揮下,而如今中美貿易摩擦漸漸升級。
4月1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對華關稅稅率情況答記者問。商務部表示中方注意到,中國出口美國的個別商品累計各種名目的關稅已達到245%。這充分暴露了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已經到了毫無理性的地步。中方此前已就美單邊加徵關稅多次闡明立場,對於美方這種毫無意義的關稅數字遊戲,中方不予理會。但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
不斷髮出看多中國資產信號
2025年以來,高盛不斷髮出看多中國資產的信號。
2月17日,高盛將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目標位從75點提高到85點,將滬深300指數12個月目標位從4600點提高到4700點。高盛表示,未來十年,人工智能的廣泛採用可能會使中國股票每股收益每年提高2.5%。增長前景的改善、信心的提振,或將使中國股票的公允價值提高15%—20%,並可能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流入。高盛還推出了中國人工智能投資組合。
“DeepSeek-R1以及其他中國人工智能模型,因其全球競爭力和成本效益改變了中國科技的敘事。增長前景的改善以及可能的信心提振,將會提升中國股票的公允價值15%~20%,並可能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劉勁津團隊測算稱。
6天之後,2月23日,高盛在題爲《是時候實施“A計劃”了》的研報中提出,在估值優勢和政策預期支撐下,A股有望在未來三個月內迎來追趕反彈,反超港股表現,預計將有2%的超額回報。
高盛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付思援表示,1月以來,A股和H股的市場走勢出現明顯分化。數據顯示,1月低點以來,MSCI中國指數大幅上漲26%,以恆生科技指數爲代表的中概互聯網板塊上漲31%,而A股僅上漲7%。高盛分析稱,A股與H股的3個月相對回報通常在±10個百分點的範圍內波動。當相對回報超出上述範圍時,市場情況大概率會發生反轉。
當時高盛判斷,未來三個月內,市場領導權可能發生輪換,A股表現可能超越H股。同時,科創50指數、創業板指和中證1000指數等中小盤指數將跑贏大盤,原因在於,前述一系列指數對科技和創新行業的敞口更高。
自A股“9·24”行情爆發後維持中國股市超配
高盛對於中國股市的超配始於去年A股“9·24”行情。
在政策利好的推動下,A股“9·24”行情大爆發,隨後10月初,高盛宣佈將中國股市上調至超配,並將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價從66點提高到84點,將滬深300指數的目標價從4000點提高到4600點。彼時,高盛還將港股調整爲超配,並將戰略偏好由港股轉向A股,同時將保險主題升級爲超配。
如今,在在貿易戰不斷升級的時刻,高盛又再次明確看多中國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