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落幕? 克魯曼不樂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自詡「交易藝術家」,但這位談交易高手至今,僅勉強與英國、中國大陸和越南談妥三項貿易「協議」。其餘國家目前又給予緩衝時間,到8月才定案。各國能順利在未來三週半與美國簽署協議,讓關稅戰落幕嗎?經濟學者克魯曼不表樂觀。

況且,嘉信理財分析師桑德絲指出,已敲定的三項協議稱不上是正式貿易「協議」,頂多只能說是「貿易框架」,因爲傳統上雙邊貿易協議需費時18個月簽訂、付諸實施要再花40到45個月。所以,美國與英、中、越雙邊貿易安排其實仍懸而未決。這些所謂的貿易「協議」,有些並非大型貿易伙伴國,有些協議內容空洞籠統,都不足以作爲川普誇稱未來一連串貿易協議的藍本。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8日撰文指出,川普對南韓與日本課徵的25%關稅,比美國1930年惡名昭彰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實施後約20%平均關稅稅率還要高。

如此高的稅率,對貿易打擊多大?一個關鍵數據是世界貿易的「替代彈性」-進口價格每攀升1%,會導致進口下滑多少百分點。許多研究得到的中位數估計值是3.8,意味到頭來25%的關稅將導致跨太平洋貿易萎縮將近60%,相當可觀。

這麼高的關稅,想必會重創南韓和日本經濟,那麼韓、日談判代表何不做出足夠的讓步,取悅川普了事?

原因是:日、韓根本沒什麼可讓步。南韓2012年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以來,美國對南韓大多數出口早就零關稅。日本則如同其他富裕國家,對進口貨課徵的關稅稅率很低。因此,這兩國都沒有向美國提出大幅減讓關稅的空間。

克魯曼認爲,川普對等關稅後續可能的出路是簽署「一系列假協議」,由美國的貿易伙伴國假裝做出重大讓步,讓川普有面子宣稱贏得重大勝利。但基於川普信函上的語氣以及他對關稅的執念,克魯曼懷疑川普會取消關稅。一部分理由是,據他觀察,設法討好川普,到最後只會讓他食髓知味,更得寸進尺。

但真正的關鍵問題是:何必與一個不守信諾的人締結協議?南韓與美國在2012年簽署韓美自由貿易協定(KORUS),這是正式協定。日本並未與美國簽署自貿協定,但享有美國貿易「最惠國」待遇。

收到川普關稅通知函的政府,有可能尚未察覺這點。但克魯曼認爲,他們終究會醒悟。他認爲,押注「川普總會退縮」(TACO)的人士,就這點而言可能看走眼了。克魯曼樂見最後是他誤判,但此刻看來似乎是「具嚴重破壞力的關稅,真的要降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