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菲律賓能源4機會 勁芯電池:應引進臺商業模式(2-1)
根據菲律賓能源局2022年的統計,菲律賓的能源結構主要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爲主,佔發電量比約77.4%,其中燃煤發電約佔60%,地熱能、水力發電、生質能及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僅佔22.6%。
菲國長年與新加坡並列東協中電費最高之國家。由於菲律賓政府支出長期短缺,當地基礎建設落後且不完善,許多國內外廠商皆面臨電力不足、供電不穩定及電價昂貴之問題,菲律賓電價昂貴,2023年住宅用電每度約6.38元、商業用電每度4.96元,高於鄰近國家。近幾年菲律賓政府停止批准興建燃煤廠,使得電力供應更加不足,且菲律賓島嶼衆多,離島地區僅有簡陋的柴油發電設備,常面臨無電可用,高電價及電力供應不穩定,形成對再生能源、儲能及節能產品及設備之龐大需求。而個人健康及環境永續之意識更甚,也連帶提升對循環經濟、廢棄物轉化能源等技術產品之興趣與需求。
倘若菲國競爭力提高,需建設永續基礎設施及強化製造業。菲律賓能源短缺與轉型壓力將持續推升綠能、儲能、智慧電網及節能科技的需求,而臺灣憑藉先進的技術、國際合作經驗與新南向政策支持,正處於切入菲國市場、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係的有利時機。
本次菲律賓臺灣形象展,參展商臺朔重工,在菲律賓TECO經濟特區內有兩座配合工業區興建的發電廠,特別展出汽電共生技術,可以直接供電給園區內廠商,因不需輸電商及配電商參與售電,相較區外每度電約合新臺幣5.6元,區內電價約合新臺幣3.3元,具優勢。(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