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經濟夯 客制食品科學化
現代人除了讓寵物吃好睡好,也相當重視毛小孩的心理狀態。(圖片提供瑪氏集團)
寵物營養研發中心內約有30名專業工作人員照料,時時監控寵物的健康狀態與偏好。(圖片提供瑪氏集團)
每項產品在填充完後,會進行長達25分鐘125.5℃的高溫殺菌。(圖片提供瑪氏集團)
在最後一個包裝階段,會對產品進行線上檢驗和機器視覺的嚴格品控。(圖片提供瑪氏集團)
在貓咪適口性測試區域,每天都會有3次溫度和溼度檢測,以及專業人員陪玩1小時。(圖片提供瑪氏集團)
隨着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愈來愈多人將目光轉向寵物,不僅視其爲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員,更像對待孩子般悉心照顧,盼爲「毛小孩」提供更優質生活。研究指出,千禧年後出生的Z世代,相較於生育,更傾向飼養寵物。以東北亞爲例,當地貓狗總數甚至已超越兒童人口,這股趨勢促使寵物經濟快速崛起,成爲潛力驚人的新興市場。
西莎營養完整 適合小型犬
在臺灣,近年來愈來愈多飯店、餐廳乃至公共場所設立「寵物友善」設施,讓民衆可以帶着寵物一起享受生活,也進一步帶動整體寵物產業蓬勃發展。隨着飼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重視寵物的飲食健康與生活品質,高端寵物食品市場也隨之興起,其中臺灣消費者熟悉、主打高端即食型溼糧的狗飼料品牌「西莎」即爲此趨勢下的代表之一。
「西莎」兼具營養完整與精緻美觀的外觀,特別符合居住空間較小的臺灣與日本等地小型室內犬比例高的飼養環境,除了注重寵物腸道,同時減少室內異味,更着重心理健康,幫助室內犬舒緩壓力,也因應小型犬的胃較小,無法一次攝取太多食物,給予高密度營養設計。
其背後的瑪氏集團是全球最大寵物食品生產商,1999年便於泰國呵叻府設立Pak Chong寵物照護工廠,打造集團在亞洲最大的寵物食品生產基地,讓泰國如今成爲全球第3大寵物食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與德國,供應臺灣等全球36個市場,涵蓋700項以上的寵物食品。
亞洲市場Pak Chong廠廠長Teeradej Kasisareewong提到,在生產過程上,工廠具備嚴格的品控,以餐包溼糧爲例需經歷原料檢驗處理、填充封裝、蒸煮殺菌、乾燥與包裝共5道標準流程,並設有金屬探測、熱感應等檢測機制。每個批次的樣品也將保留產品保存期限的2倍之久,便於日後追蹤。此外,每日早晨還安排「品質管理小組」開包檢驗過去24小時內生產的產品,從有效期限的印刷到開封后的氣味、色澤,全面檢視品質。
瑪氏集團在泰國設研發中心
爲加強對亞太市場需求的響應,該集團於2022年在泰國成立亞太區寵物營養研發中心,中心內飼養約100只貓與50只狗,時時監控寵物的健康狀態與偏好,進而調整配方,也有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透過穿戴設備監測寵物的活動,追蹤其飲食行爲、糞便分析,逐步優化產品,所有測試都不包含任何誘食劑,確保結果科學可靠。
亞洲市場寵物營養研發總監Nopparat Dejnarongsak表示,隨着醫療進步,寵物壽命延長,與人類的連結也更緊密,互動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因此無論是訓練用的點心,還是日常主食,皆須兼顧營養與健康。其研發團隊也正運用科學手段,針對不同品種、體型與年齡開發「客製化營養」配方,並與旗下的獸醫體系合作,進行疾病比如癌症療法研究與健康監測技術的開發,目標是讓毛小孩吃得安心、活得健康,陪伴主人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