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點|舞力全開後,機器人離“真智能”有多遠?

東方衛視《錨點》新一期節目中,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研究員、機器人控制實驗室主任趙明國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系副主任袁嵐峰,深度拆解春晚機器人“舞力全開”背後。

今年的春晚舞臺上,一羣穿着小紅襖的機器人,揮動着手中的紅手絹,扭着東北秧歌,吸引了無數觀衆的目光。但也有人質疑“動作卡頓的機器人只是程序木偶”。清華大學趙明國教授坦言:“機器人能跳快舞已是進步,舞蹈動作需要快速切換重心、協調全身關節,這對機器人的運動控制算法是巨大考驗。”

每一次跳舞都是海量數據的採集過程。通過動作捕捉技術或開源運動數據集,工程師能不斷優化算法,爲未來人形機器人發展積累實戰經驗。“下一代機器人需視覺感知與類腦控制結合。未來目標不僅是舞臺表演,而是讓機器人從‘機械舞者’邁向‘智能夥伴’。”

爭議從未停歇:社交平臺上,機器人“翻車集錦”與炫技視頻同樣火爆。趙明國直面質疑,“從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裡面,把一個技術生長出來,而這些技術成熟後,將推動工業、醫療、養老等領域的革命性應用。”和馬拉松賽事一樣,“人機共舞”不僅是機器人的“極限測試”,更是技術邁向實用的一步。

《錨點》,東方衛視4月23日週三22:00,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4月24日週四22:30播出。

編輯: 劉俊

責編: 康萬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