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犧牲多年後,賀子珍才得知噩耗,萬分悲痛:他是我的兒子呀
前言
1954年,賀子珍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哭得很傷心,並直言:“都是主席不好”,岸英他是我的兒子呀!
毛岸英烈士
賀子珍在蘇聯照顧岸英兩兄弟
毛岸英雖然不是賀子珍的親生兒子,但比親兒子還要親,賀子珍與毛主席共生育六個孩子,不幸的是最終只有女兒李敏活了下來,其他五個孩子要麼送人寄養要麼就因病離世。
1937年冬,賀子珍前往蘇聯養傷,長征時期,賀子珍因掩護戰友不幸被炮彈砸傷,雖然當時及時進行了搶救,但還是有彈片無法取出。
1936年,賀子珍生下李敏後身體就一直很虛弱,最終決定前往蘇聯治療,看到賀子珍的病情後蘇聯醫生也無能爲力,彈片永遠留在了賀子珍身上。
賀子珍與毛主席
賀子珍剛到蘇聯沒多久就再生下了一個孩子,是個小男孩名叫廖瓦,但不幸的是在孩子10個月大的時候因肺炎離世,得知這一消息後毛主席非常傷心。
主席也知道賀子珍很傷心,於是便把女兒李敏送往蘇聯陪伴賀子珍,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也去探望賀子珍。
由於孩子不幸離世賀子珍哭得很傷心,毛岸英兄弟看着賀子珍說道,賀媽媽以後我們就是您的兒子,賀子珍激動地擁抱着兩個孩子。
毛岸英與毛岸青
李敏抵達蘇聯後,賀子珍的心情越來越好,三個孩子都在莫斯科兒童學校學習,賀子珍則邊上學邊打工養三個孩子,但不幸的事再次發生。
李敏沒過多久生病了,蘇聯醫生當時甚至已經判定李敏已經無法挽救,得知這一噩耗賀子珍的心情一落千丈,但賀子珍不信邪,每天都給李敏喝點牛奶。
在賀子珍的精心照顧下,李敏的病情有所好轉,據李敏親自講述,在蘇聯的那段日子是美好而短暫,有媽媽賀子珍還有兩個哥哥陪伴。
賀子珍與李敏
對於父親毛主席李敏是非常陌生的,1939年的時候,毛主席委託周總理轉交一封信給賀子珍,信的內容就是終止婚姻關係,從那以後,賀子珍就不在李敏面前提毛主席。
有一次毛岸青前往兒童院看李敏,看到牆上的毛主席後,毛岸青指着畫像對李敏說這就是我們的爸爸,李敏對此半信半疑。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戰爭的殘酷讓毛岸英身上有了使命感,在戰爭最危急的時候,毛岸英用俄文給斯大林寫了一封請戰書。
毛岸英
毛岸英在文中寫道,我在蘇聯待了5年,我愛蘇聯就如愛中國那樣,我不能看着德國法西斯的鐵騎隨意踐踏蘇聯,我請求出戰,文章最後標註我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毛澤東的兒子。
斯大林看到這封信後很是感慨,蘇軍將領也是坦言“虎父無犬子”,就這樣毛岸英成爲一名“保家衛國”的戰士。。
前後參加了白俄羅斯、波蘭等戰役,而弟弟毛岸青雖然沒有上前線,但也在蘇軍後期工作,兩兄弟都爲蘇聯衛國戰爭做出不同貢獻。
蘇德戰爭
毛岸英犧牲,賀子珍“埋怨”毛主席
1946年毛岸英回國,回國前斯大林親自接見了他,並送給他了一把手槍,毛岸英回國後,毛主席非常高興,短暫的相聚過後,毛主席便讓毛岸英前往勞動大學學習。
1947年賀子珍帶着李敏和毛岸青回國,當時國內還不是很穩定,三人暫時住在哈爾濱,1949年毛岸青和李敏也被送到了毛主席身邊,賀子珍由於各種原因前往了上海。
雖然分隔兩地但時常通信來往,每次寫信毛岸英和毛岸青都用“賀媽媽”一詞稱呼賀子珍,賀子珍在蘇聯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彌補了缺失的母愛,而毛岸英和毛岸青也把賀子珍當成親生母親一樣對待。
賀子珍
大家都應該都知道,毛主席最後一個妻子是誰,但毛岸英和毛岸青從來沒有稱呼過她爲媽媽,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與劉思齊在中南海成婚,賀子珍得知這一消息後很高興,但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隨着美軍的參在戰火燒到中國邊境,中央領導召開軍事會議商討抗美援朝一事,大會上毛主席說到“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就這樣中央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彼時的毛岸英在北京一家工廠工作,得這抗美援朝的消息後,毛岸英當即找到毛主席並請求入朝作戰,毛主席很欣慰,但主席已經命彭老總爲司令員,要想入朝必須彭老總同意。
毛主席與毛岸青—圖片來源國家記憶
隨後毛岸英又找到彭老總,但入朝作戰的請求被拒絕,彭老總認爲毛岸英剛從蘇聯回國,再加上新婚,在國內搞建設也是一種革命。
但毛岸英入朝態度堅決,在毛岸英的一再請戰下彭老總答應了他,可不幸的是,毛岸英入朝僅一個多月就英勇犧牲,毛岸英犧牲的消息賀子珍並沒有第一時間得知。
在朝鮮的時候,毛岸英還給賀子珍寫了信,之後沒有來信賀子珍也只認爲工作忙,但再次得知毛岸英的消息竟是不在人世。
賀子珍
賀子珍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痛苦地說道:都是主席不好,人家小時候流浪,回來以後當農民,現在又弄到朝鮮,這下人沒了。
賀子珍的話有些“埋怨”毛主席,但毛主席聽聞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也是幾度哽咽,但主席說道: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
雖然毛主席嘴上不說,但心裡是非常難過的,可毛主席從來沒有後悔過,1951年的時候,毛主席老友周世釗提到毛岸英犧牲一事,毛主席說道:打仗總是要死人的,我自己有兒子,如果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那又派誰的兒子去呢?如果人人都不派自己的兒子去戰場,那還有誰願意去戰場打仗呢。
毛主席與毛岸英等人
天下沒有哪個父母是不心疼孩子的,毛主席爲毛岸英而驕傲,抗美援朝距離我們已經70多年,但我們不曾忘記那段歷史,沒有先輩們的赴湯蹈火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和平穩定,最後致敬保家衛國的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