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調整團隊,“一炮走紅”未滿四月總部遷新加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歸辭 上海報道
今年3月爆火的AI智能體平臺Manus傳出裁員消息,僅4個月不到就將總部遷到新加坡。
近日,有消息稱Manus對旗下部分國內業務進行裁員,並將核心技術人員遷往新加坡總部。
Manus方面對此迴應澎湃新聞稱,“基於公司自身經營效率考量,我們決定對部分業務團隊進行調整。公司將繼續專注核心業務發展,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Manus由中國初創公司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在今年3月6日發佈,號稱“全球首款通用智能體產品”。當時該產品採用邀請內測的方式向公衆開放,邀請碼一度被炒至上萬元,因此在收穫盛讚的同時對其炒作及套殼的質疑聲也不斷。
4月下旬旋即傳出Manus母公司蝴蝶效應獲硅谷知名風投Benchmark領投,融資7500萬美元(約合5.5億元人民幣)的消息。
5月13日,Manus正式開放註冊,提供新用戶積分獎勵與每日積分供免費使用,同時推出19美元、39美元、199美元的三檔月付費訂閱。
6月,Manus聯合創始人張濤公開表示,公司總部已在新加坡。
硅谷風投領投B輪融資
Manus創始人團隊包括肖弘、季逸超和張濤三位。
肖弘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先後做過微伴助手和壹伴,2022年時曾創立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推出AI瀏覽器插件Monica。季逸超畢業於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012年曾創立Peak Labs,推出Rasgueado輸入法,獲紅杉資本和真格基金投資。張濤曾任神策數據副總裁、字節跳動國際化負責人等。
今年3月“一炮走紅”後,Manus在業務與融資方面的消息頻傳。
3月11日,Manus與阿里通義千問團隊宣佈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基於通義千問系列開源模型,在國產模型和算力平臺上實現Manus的全部功能。3月28日,其公佈收費方案,開啓商業化進程。5月13日,Manus正式開放註冊。6月4日,其推出文本轉視頻服務。
融資方面,4月下旬,Manus母公司據悉獲硅谷知名風投Benchmark領投,完成7500萬美元(約合5.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估值較此前躍升至近5億美元,實現約5倍增長。B輪融資所籌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拓展美國、日本及中東等國際市場。
此前蝴蝶效應共完成兩輪融資,總規模超過1000萬美元,第一輪投資人是真格基金,第二輪投資人包括紅杉中國、騰訊、真格基金和王慧文。
記者也注意到,企查查信息顯示,Manus相關公司中,北京紅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7月,法定代表人爲肖弘,由Butterfly Effect(Hong Kong)Limited全資持股,今年5月該公司註冊資本由1000萬美元增至2000萬美元。
總部遷至新加坡
今年6月,Manus聯合創始人張濤在新加坡一場大會的主題演講中透露,公司總部已遷至新加坡。
據悉,Manus自6月起已在新加坡本地展開招聘,崗位包括AI工程師、數據科學家、軟件開發經理等,月薪在8000美元至16000美元之間。
分析稱,Manus將總部遷至新加坡,或與其部分AI技術與算力受限,以及投資層面壓力及國際業務拓展需求有關。新加坡的AI基礎設施資源、人才資源優勢、營商環境及其作爲國際市場跳板的作用,也都是中國初創企業選擇新加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