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越莓受關注 女性更年期保健研究新焦點

專家建議更年期女性多喝水、補充蔓越莓。(圖/太陽星提供)

就生理構造來看,女性尿道天生比男性短,且靠近肛門與陰道口,細菌原本就容易進入泌尿道。當女性迎來更年期,雌性荷爾蒙逐漸下降時,陰道內維持健康的乳酸菌數量也可能隨之減少,導致防護力不足,許多更年期女性因而面臨反覆性感染,甚至有些人在半年內經歷2次以上、或一年內超過3次的泌尿道感染,嚴重影響生活。

細菌感染常以抗生素治療,但近年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醫學界與營養學界持續尋找更自然的日常輔助方式,富含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Cs)的蔓越莓因而受到關注。原花青素也稱爲A型花青素,是一種植物多酚,研究觀察到原花青素可能影響細菌與泌尿道上皮的互動,但作用機制仍在探討中。

根據多項國際臨牀研究,蔓越莓飲品或萃取物已被納入觀察對象。例如日本部分臨牀觀察顯示, 50歲以上女性連續24周飲用含有特定濃度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汁,與對照組在健康狀態上有所差異,但尚需更多研究支持。另一項針對有反覆感染史女性的實驗也顯示,規律飲用蔓越莓飲品者,與對照組的數據相比,其一年內感染髮生率也有不小的差異。

此外,歐洲臨牀觀察也曾以更年期女性爲對象,進行人體實驗,分別給予蔓越莓粉膠囊與安慰劑;結果顯示蔓越莓組的感染比例較低。這些資料雖仍需更多大規模研究確認,但已提供了值得參考的方向。

學界之所以選中蔓越莓,做爲更年期女性私密處防護候選,相中的是蔓越莓含有的A型原花青素,在實驗中顯示出可干擾大腸桿菌等常見致病菌,在泌尿道黏膜附着的特性,因而推論:當細菌比較不容易黏在泌尿道壁,就較不易進一步繁殖。

研究指出,蔓越莓的作用與抗生素直接殺菌不同,而是提供另一種溫和的保健思維。不過,目前研究蔓越莓的科學證據仍然不足,無法作爲醫療替代方案,仍屬「輔助性」層面。醫師通常仍會建議患者在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而蔓越莓相關食品或保健品,則可以作爲日常生活中的保養選擇。

除了嘗試補充蔓越莓,專家也提醒更年期女性養成一些生活好習慣,有助於降低泌尿道不適的風險:

1.充足飲水:每天攝取1.5至2公升的水,有助於增加排尿次數,沖刷泌尿道。

2.避免憋尿:長時間憋尿會讓細菌有機會繁殖,建議有尿意時儘快解放。

3.注意清潔習慣:排便後由前往後擦拭,避免細菌由肛門進入尿道。

4.控制便秘:腸道蠕動不足會影響骨盆腔壓力,也可能間接增加感染機會。

5.均衡飲食:攝取高纖食物與發酵食品,有助於維持腸道與泌尿道的菌相平衡。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人生階段,泌尿道健康則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隨着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愈來愈受重視,醫學界積極尋找更多非藥物的輔助方式。蔓越莓憑藉獨特的原花青素,與益生菌、D-甘露糖等植萃成分因研究關注而被納入女性保健討論議題,但實際效果仍待更多研究佐證。

然而,專家也提醒,雖然蔓越莓等天然植萃成分受到重視,但大部分研究結果仍屬統計觀察,並非對所有人都有效。應搭配醫師建議,並依個人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方案。追求健康的過程中,選擇正確資訊並諮詢專業醫師,纔是讓更年期生活更加自在的關鍵。

參考網址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term=Cranberry%20menopausal%20women&sort=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