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大樓被震垮!專家分析3可能原因:結構失支撐引「鬆餅式倒塌」
▲泰國審計署辦公大樓在緬甸強震中倒塌,專家分析與這3大原因有關。(圖/翻攝自X)
記者葉睿涵/編譯
緬甸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毗鄰的泰國也受到地震波及,位於曼谷洽圖洽(Chatuchak)的審計署辦公大樓因不堪強震搖晃倒塌,多名工人被活埋瓦礫堆。泰國結構工程師協會主席艾蒙(Amorn Pimanmas)分析,大樓倒塌可能與柱樑結構受損、電梯井道崩塌及建築材料品質問題有關,但目前仍需進一步調查以確定真正原因。
據泰媒Thairath報導,艾蒙指出,倒塌可能發生的起點有3:第一,下層板的柱子在柱心部位斷裂,影響建築承重結構;第二,無樑樓蓋與上部柱子的節點發生垂直剪力破壞,導致建築抗震能力下降;第三,電梯井道可能發生崩塌,使得建築結構失去支撐,進而引發「鬆餅式倒塌」(Pancake Collapses)現象,即上層直接崩塌落到下層。
艾蒙進一步表示,地震引發的共振效應或許是導致這次倒塌的關鍵因素。曼谷地質屬於軟土層,當來自緬甸的遠距離地震波傳到曼谷時,可能因長週期震動影響,使高層建築產生劇烈晃動,進而導致結構受損。此外,電梯井內的起重機等設備在震動時可能對建築穩定性產生影響,這些因素需進一步檢驗。
除了結構設計,建築材料的品質也是調查重點。專家強調,混凝土與鋼筋的強度及韌性至關重要,尤其是所使用的鋼筋是否符合標準、是否能承受地震產生的應力,都將影響建築的抗震能力。當局目前已派遣專家團隊對倒塌建築進行材料檢測,以釐清是否有施工不良或材料缺陷。
目前,曼谷市政府已下令全面檢查市內高層建築的抗震結構,並對尚未倒塌但受損嚴重的建築進行安全評估。專家呼籲,政府應加強抗震建築規範,確保未來能有效降低類似災難帶來的生命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