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海軍艦長突遭解職 專家分析可能原因
加拿大海軍渥太華號巡防艦,屬於哈利法克斯級的第12號艦,其排水量5000噸。(圖/RCNY)
上週五,加拿大皇家海軍(RCNY)宣佈,渥太華號巡防艦(HMCS Ottawa)的洛澤爾艦長(Adriano Lozer)即刻被解除職務,將會指派新的軍官擔任新任艦長。此事引發了一些討論,因爲該艦在去年10月纔派駐到印太地區,稱的上加拿大的海外門面。艦長突然遭到解職,一定有相當嚴重的過失。
加拿大電視新聞(Ctvnews)報導,皇家海軍司令-託普希中將(Angus Topshee)在一份簡短聲明中表示,對洛澤爾艦長指揮能力「喪失信心」,被解除渥太華號的指揮職務「這是確保該艦的領導威信。」
外界開始推測解職的原因,中國大陸認爲該艦曾經在南海地區與菲律賓的海上公務船發生衝突,引發外交糾紛而失去上層的信任。託普希否認了此說,他表示:「這個人事安排與任何不當行爲有關。」
「洛澤爾上校返回加拿大後,將會擔任其他海軍職務。」
新任艦長名叫克雷西 (Landon Creasy) ,「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海軍軍官」託普希說。
託普希表示:「由於這涉及人事問題,目前不會透露更多。」
報導稱,渥太華號目前正在參與「地平線行動」(Operation HORIZO),該行動是加拿大軍方促進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使命。根據船舶追蹤軟體(vessel-tracking software)和菲律賓海軍的社交媒體,渥太華號於上週四抵達馬尼拉。
照這個時間點來看,上週四剛到馬尼拉,結果一天後艦長就被拔官了,確實不尋常。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受訪時表示,加拿大皇家海軍渥太華艦(HMCS Ottawa)艦長羅瑟中校(Commander Adriano Lozer)在執行「地平線作戰行動」(Operation HORIZON)任務部署,進駐印太地區期間內遭致解職,此種會被迫立即陣前換將作法,顯示其所犯過失相當嚴重。
張競表示,雖然我們印象中的加拿大是個不管國際俗事的悠閒國家,但其實他們近年來也積極參與國際戰略活動。從2018年開始,加拿大國防軍以「兵力投射作戰行動」(Operation PROJECTION)爲任務部署代名,開始派遣艦艇進駐印太地區,透過軍事交流、聯合演習、敦睦訪問等兵力展示手段,展現加拿大政府有可能在印太地區採取軍事幹預作爲之政治意志。
張競表示,原則上「地平線作戰行動」(Operation HORIZON)預計每年將派遣三艘次艦艇進駐印太地區,本次渥太華艦任務部署期限將至2025年3月底,但在任務執行中途,斷然撤換任務兵力部隊長,就可理解其所犯過失嚴重性。
張競指出,儘管大陸方面傳出訊息指稱,渥太華艦艦長去職系因1月25日黃巖島對峙事件處置失當所致,但加拿大海軍在宣佈渥太華艦艦長人事調整公告時,並未證實此事。
但就該艦艦長被上級以對其指揮能力「喪失信心」(loss of confidence)爲由立即解職,並後續尚須面對行政調查狀況來看,因軍艦內部管理不善(可能被艦員揭舉某些不當行爲)遭致懲處,可能性遠高於執行任務指揮失誤。因此,中國大陸猜測的「黃巖島對峙處置失當」,機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