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不等於安全!微型電動二輪車正成爲青少年殺手 最新死傷人數曝光
▲青少年已成爲微型電動二輪車事故死傷的主要族羣,而且還在持續成長中。(圖/資料照)
記者錢雅慧/綜合報導
微型電動二輪車不僅價格低廉,年滿14歲免考照即可騎乘上路的規定,更是讓許多尚未成年的青年學子趨之若鶩,但糖衣之下卻是充滿危機,根據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的最新統計數據,114年1月至6月全國微型電動二輪車事故死傷人數爲4,168人,其中13至17歲的青少年就高達1,387人,佔總人數的1/3,更是所有年齡層中佔比最高,而且相較113年呈現成長趨勢,顯見情況正逐漸走向失控。
▲114年1月至6月微型電動二輪車事故死傷人數當中,青少年高達1,387人,佔了總死傷人數的1/3。(圖/翻攝自交通部道安總動員)
除了「便宜」之外,微型電動二輪車限速25km/h的規定,讓部分家長誤以爲「慢就等於安全」,進而讓孩子選擇微型電動二輪車做爲代步工具,但從統計數據不難看出,即使有限速措施,但在青少年對道路環境、交通法規與風險認知不足的情況下,導致其事故率遠高於其它年齡層;值得一提的是,微型電動二輪車罰則均低於一般機車,如未戴安全帽處新臺幣300元罰鍰、載人或載貨處新臺幣300元至600元罰鍰、未滿14歲騎乘處新臺幣600元至1,200元罰鍰,完全無法嚇阻各種違規行爲。
▲微型電動二輪車雖然有速度上限25km/h的規定,但事故數仍持續攀升當中。(圖/資料照)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候俊良向《ETtoday新聞雲》指出,年滿14歲就可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也就是國二或國三以上的學生就能騎乘,但學生對於交通法規並不是很瞭解,在校園或校外就容易產生危險,而且道路設計並不完整,尤其城鄉之間差距更大,風險也隨之提升,另外學生間在各種事物上的比較心態,也容易做出違法改裝或危險騎乘的行爲。
▲微型電動二輪車罰則輕微,完全無法嚇阻如未戴安全帽、雙載或改裝等違規行爲。(圖/資料照)
侯俊良強調「不能把這些事情都推給學校」,而是需要交通單位及地方政府共同聯手,除了針對交通設計進行改善之外,更重要的是針對使用者提出管理制度,無論是考照或培訓等方式,現在都急需提出有效措施,讓微型電動二輪車使用更加妥當,也避免讓青少年繼續暴露在風險之中。
微型電動二輪車納管失靈「交通部也數不清」!事故率遠超一般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