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啥賠啥!他想「清掉套牢股」轉買0050 網友支持:先砍非主流
臺股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隨着臺股指數站上高檔,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請益,表示自己過去因關稅危機與4月股災接連受創,曾在鴻海、聯電、力成等個股套牢,如今行情回升,他猶豫是否應趁反彈出清持股、轉向0050等ETF避險。貼文引發熱烈討論,網友分成「趁高減碼」與「長期持有」兩派,掀起一場「套牢股出清學」的實戰辯論。
原PO回顧操作經歷,坦言因菜鳥心態「開戶就亂買」,高點進場又在低檔斷頭,導致錯失後續反彈。他列出手中三檔持股,包括聯電平衡點51元、鴻呈143元、力成200元,詢問是否應先停利或轉向6208、0050等指數型ETF,或繼續抱股等待回本。「買什麼賠什麼,現在只想找時點出走」,他自嘲道。
不少網友建議「問就是賣」,認爲以原PO的心態與經驗,不宜持有個股。「個股除非你很懂,不然風險太高,買ETF至少終有一天會回本」、「你這樣的狀況適合0050或VOO」成爲共識留言。也有人直言「先砍非主流、沒前景的股,換有未來性的題材」,或分享自身經驗「套一年小賺就跑」、「早認清自己沒眼光,轉買指數越早發財」。
另一派則認爲市場仍有潛力,建議不必急着全出清。「力成還有機會,記憶體循環又回來」、「大盤32000還有肉」,甚至有人認爲「現在只是橫盤整力,還沒見頂」。部分留言則指出,原PO應檢討投資策略,而非只看損益點,「成本不該決定你要不要賣,重點在未來成長性」。
也有網友從行爲財務角度分析,「散戶哪一次不是解套就賣」、「你賣就漲、抱就跌」,強調投資決策應建立在資產配置與紀律,而非情緒補償。整體而言,板上多數意見傾向保守派,建議原PO趁高調整部位、轉向ETF分散風險,但也不乏認爲「夢想不該太早放棄」的少數派聲音,呈現出臺股高檔下投資人普遍的猶疑與兩難。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