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先求有再求好」時代過了? 網真實反應曝光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先求有、再求好」曾是買房族奉行不悖的信念,但在當前高房價、高利率與交易冷卻的市場氛圍下,就有網友認爲,這套觀念恐怕已經過時了,「現在已經不是你想賣就能賣的時代了。」
網友在Dcard提到,過去的房市邏輯是先入手一間避開漲價風險,等升值後再賣出、換到更理想的住宅;但眼下市況翻轉,第一間若帶有投資性質,不僅買氣低迷、難以脫手,連轉貸或第二戶貸款成數都受限,「現在第二間通常只能貸五成,還一堆銀行不願意做。」
他直言,在投資客銷聲匿跡的情形下,能接盤的人很少,就算有買方看房子,也都出價砍得超兇,「所以變成你第一間可能沒賺到什麼錢,反而這中間的房貸、利息、管理費等等都是成本,就算僥倖讓你賣掉,算一算可能還虧錢。」
最後,原PO認爲,這時代迴歸居住的本質就好,挑你自己真的願意住的房子,不要再想說房子可以投資抗通膨,「不要讓自己的錢卡在流動性很差的地方,除非你願意長期自住。」
對此,網友們紛紛迴應,「現在房子越蓋越小,價格越來越貴,先求有隻是房仲的話術要你成交」、「我的現況就是這樣,本來想以小換大,前年九月買了預售屋,現在第一間賣不掉又卡到預售提前對保,看來只能斷頭」、「蠻認同的,買房策略本來就是根據當前市況氛圍及未來漲幅空間作微調整」、「精緻小房兩千萬」、「認同!就是看到底要什麼,想投資的就投資,想買來住的就好好想清楚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