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00919不賺不賠⋯他疑配息機制反害虧?網曝1前提下「它」績效更好
網友討論ETF選擇。記者許正宏/攝影 許正宏
ETF大致可分爲市值型及高股息,兩者適合不同的投資目的,有投資新手好奇,到底該選擇可領配息的高股息ETF,亦或是整體報酬率更高的市值型ETF,他分享自己投資00919、00631L的成果,有內行網友直言,在經濟景氣良好的狀況下,市值型ETF的績效會更好。
一名網友在Dcard論壇上發佈一則關於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市值與配息的討論引發熱烈迴應。他分享自己的投資經驗,並附上其持股的試算損益,主要涉及羣益臺灣精選高息(00919)與元大臺灣50正2(00631L)。
該名投資人表示,自己早前投資00919,雖然目前盈虧不大,但開始對配息機制產生疑問:「配息是不是把股價的一部分拿出來配?市值的差異是否就是因爲配息?」
此外,他提到,配息帶來的「現金流」讓投資人有穩定感,能兼顧投資與生活運用,進一步詢問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他也提到,近期開始投資槓桿型ETF(00631L),在年後市場回檔時加碼,獲得約5%漲幅,但相較於更高波動的產品仍有落差。
此篇貼文吸引許多投資人留言討論,有網友大力支持00919,認爲其穩定配息優勢顯著,甚至強調其成分股比臺積電更強,主張應該「歐印」(all in) 投資。然而,也有網友抱持不同意見,認爲高點買進00919的投資人應謹慎,留言「這麼高的價格還買得下去真的厲害。我自己不定期定額,而是存一筆資金,等價格較低時再單筆投入,每3-6個月觀察一次。」
另一名網友則批評,市值型ETF在市場景氣良好的情況下,往往表現更優異,而高股息ETF的長期報酬率較低。「經理人不斷推出新品,只是想賺手續費,恨不得日日配息。領了又存回去,變相讓投資人持續被剝削。」
也有網友理性分析市值型與高股息ETF的成分股差異,留言「市值型ETF成分股通常是成長期到成熟期的企業,較需要資本支出,因此配息率較低。而高股息ETF則偏向成熟企業,EPS(每股盈餘)表現較佳,配息率相對較高。」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