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山「月世界」難擺脫廢棄物入侵命運 抗爭史長達20年
馬頭山位於二仁溪上游,因山形遠看似馬頭而得名。記者徐白櫻/攝影
馬頭山位於高雄內門、旗山與田寮交界處,「月世界」泥岩惡地形不利耕作,因地廣人稀,不時發生廢棄物濫倒情事。高雄縣市合併前,特定人士大肆購地,有意在馬頭山推動乙級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後來又有新農業循環園區、光電開發案及最近的偷埋廢棄物案等案,馬頭山「關關難過、關關過」。爲守護土地,居民從自救會轉型人文協會,抗爭史長達20年,盼設立國家自然公園,撐起保護傘。
馬頭山位於二仁溪上游,因山形遠看似馬頭而得名,核心區域在2021年會同月世界及烏山頂泥火山等地畫入「高雄泥岩惡地地質公園」。居民抗爭事業廢棄物入侵的歷程可追溯至高雄縣時代,歷經多任市長,居民擋下多項不利環境開發案,抗爭行動也是一棒接一棒,從未停止。
第22屆環境會議首度移師高雄旗山,第一代自救會重要成員「老頭」黃鬆宏今天現身活動會場,憶及10年前因參與反對馬頭山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自家民宿遭不明人士持棍棒砸毀玻璃及電腦等過往餘悸猶存。
「民宿關門、土地仲介也做不下去!」黃鬆宏說,老頭民宿位在廢棄物掩埋場預定地附近,妻子高淑慧率先挺身集結反對居民成立自救會,爲抗爭廢棄物入侵,夫妻兩人多年沒有穩定收入,更考量小孩安全送去市區讀書。後因妻子健康出狀況,在市府宣佈掩埋場停止開發後,自救會結束階段性任務,抗議居民也轉型成立人文協會,抗爭行動得以交棒延續,今天看見這麼多人來聲援馬頭山,內心很感動。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表示,「高雄馬頭山信鼎55公頃毀山滅林種光電」是今年全國NGOs環境會議前「2025三大迫切環境議題」民衆票選第一名,感謝外界關注馬頭山環境議題。會長黃惠敏說,最近馬頭山又被偷埋2800立方公尺廢棄物,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與威脅,清運費也高達1億元,無法容忍不法份子輕鬆交保,期盼司法單位能和檢警及全國民衆共同打擊犯罪集團,守護馬頭山自然及人文環境。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黃惠敏是反對多項馬頭山不當開發的靈魂人物,今天提及過年前守夜查緝濫倒集團入侵過程,自責沒有守護好馬頭山,在臺上哽咽落淚。記者徐白櫻/攝影
前反馬頭山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成員曾遭遇暴力陰影,執行長黃鬆宏提及10年前民宿遭不明人士持棍棒砸毀玻璃及電腦餘悸猶存。記者徐白櫻/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