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潰決重創西瓜田 花蓮啟動災害補助開放現金救助
花蓮壽豐鄉草鼻段二期西瓜田泡水,損失率達4成,縣府派員前往農田勘查農損。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底受颱風樺加沙影響溢流潰決,造成下游農田大面積淹沒,其中壽豐鄉草鼻段二期西瓜田受創嚴重,約3成5種植面積泡水,損失率達4成。縣府向農業部爭取天然災害現金救助,符合資格的農友即日起至14日,可至所在地公所申請補助。
馬太鞍溪9月23日發生溢流潰決,洪水衝擊農田,壽豐鄉草鼻段在大水退去後,地面仍殘留厚重泥沙,瓜藤枯萎、果實腐敗,農民損失慘重;縣府會同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及農糧署東區分署,前往草鼻段勘查農損。
經確認災情後,縣府向農業部爭取救助獲得覈定,公告草鼻段爲「114年樺加沙颱風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此次覈定範圍以遭洪水淹埋區爲主,啓動地段號審認方式,確保補助能讓需要的農民受惠。
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指出,草鼻段二期西瓜種植面積共39公頃,此次受災面積約14公頃,損害率達4成,符合啓動現金救助標準。經覈定後,每公頃補助6萬2000元,災損率達2成以上、且實際從事農作的農友皆可提出申請。
陳淑雯表示,申請期間即日起至14日止,如截止日逢假日則順延至下一個上班日;申請時須帶相關證明文件至土地所在地公所提出。另依規定,長期作以同歷年、短期作以同產季爲限,每項作物僅能申請一次補助,避免重複領取。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縣府將持續關注受災農區復原進度及農民需求,並協助公所加強實地查勘、拍照及佐證資料蒐集,務求讓農民取得應有補助。她也鼓勵農友多善用農業部推出的「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即時記錄災況,提高審查效率。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底溢流潰決,造成下游農田大面積淹沒,其中壽豐鄉草鼻段二期西瓜田約3成5種植面積泡水,縣府向農業部爭取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圖/花蓮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