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推出 AI 百科全書 Grokipedia 叫陣維基百科
馬斯克27日推出AI驅動的線上百科全書Grokipedia。 路透
科技億萬富豪馬斯克週一(27日)推出一個名爲Grokipedia的線上百科全書。他表示,這個平臺由人工智慧(AI)驅動,目的在提供一個比維基百科(Wikipedia)更符合他保守政治觀點的百科全書。
馬斯克上個月說,他正着手開發一個與維基百科競爭的專案,構想來自他的好友兼科技投資人薩克斯(David Sacks)。薩克斯目前是川普政府的AI與加密幣負責人。馬斯克批評維基百科過於「woke」(意指左派覺醒文化),指責維基平臺上的文章中經常引用紐約時報、美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等新聞媒體內容。
馬斯克在社羣平臺 X上表示,由AI生成的百科全書,對「人類文明至關重要」,也是邁向「理解宇宙」需要的一步。
科技網站The Verge資深記者報導了使用Grokipedia的心得,直指與維基百科相似的程度遠比預期來得高。目前網頁設計和維基一樣非常基本、簡單,沒看到圖片,只在幾個頁面上有「編輯」按鈕,但點入卻顯示編輯已完成,不能讓使用者建議任何更動。
最有趣的是,馬斯克宣稱會比維基百科擁有「巨大改善」的Grokipedia,有些內容卻明顯是抄自維基百科的資訊,因爲條目底部明確標示資料來自維基。多位記者試查幾個詞目,發現有些與維基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這讓負責維基百科的維基媒體基金會發言人迪金森說:「甚至連Grokipedia都需要維基百科才能存在。」
基金會週一也發出聲明表示,正在研究Grokipedia的運作方式。同時強調「維基百科的知識,過去如此,未來也將一直會是人類的」;「透過各種不同背景的人們公開地協同、形成共識,建立起中性的、鮮活的人類理解記錄,反映了我們的多樣性與集體好奇心」。
馬斯克推出Grokipedia,與維基百科這個全球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正面交鋒。根據資料公司Similarweb的據數,維基百科在全球網站流量排名第九,遠遠超越早期對手大英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象徵着開放網路早期的民主願景,成立時間早於大型科技平臺壟斷並分割網路空間之前。網站2001年由威爾斯(Jimmy Wales)和桑格(Larry Sanger)創立,至今仍以非營利形式運作,內容由愛好者自由貢獻,且不刊登廣告。
根據統計,維基百科目前擁有約710萬篇英文條目;而Grokipedia初期上線時提供約88.5萬篇條目。
Grokipedia網站標註版本爲0.1 版,顯示後續仍將持續更新與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