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新規! 允許管理員「秒刪」AI生成內容

▲維基百科通過一項新規定。(示意圖/達志/美聯社)

圖文/CTWANT

維基百科(Wikipedia)近期通過一項新規,授權管理員在特定情況下,可直接刪除人工智慧生成的條目,以因應近來涌入平臺的大量低品質內容。這項措施被視爲線上百科全書對抗人工智慧「劣化內容」的重要案例,也顯示維基百科希望在資訊可靠性上維持優勢。

根據《404 Media》報導,維基百科編輯社羣說明,平臺長期仰賴全球志工貢獻者維護,並透過持續的討論與辯論,決定條目修改與規範。一般刪除程序須經過爲期一週的共識討論,而「快速刪除」則適用於明顯違反政策的案例,例如全篇爲無意義文字或純廣告,允許管理員不經討論期即可直接移除。

這次的新規將「明顯由人工智慧生成」且符合兩項條件的條目,納入快速刪除範圍。第一種情況,是內容明顯是大型語言模型(LLM)直接回應使用者指令,例如「這是你要的維基百科條目……」、「截至我最後一次訓練更新……」、「作爲一個大型語言模型……」。

維基專案「AI清理計劃」(WikiProject AI Cleanup)成員勒布勒(Ilyas Lebleu)透露,他多次發現這類語句,通常代表提交者未經審閱內容,只是將AI生成的文字直接貼上。

第二種情況,則是條目引用內容明顯錯誤,例如引用不存在或無法開啓的書籍與論文,甚至連結到與主題完全無關的資料。新規中舉例,像是「關於甲蟲物種的論文被放進電腦科學條目中」,這類錯置引用將成爲快速刪除依據。

勒布勒表示,這項措施只是針對最明顯案例的「臨時補丁」,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問題依然會持續存在,因爲還有許多情況並不符合新規條件。他認爲人工智慧並非全然負面,未來或許能爲維基百科帶來助益,但目前應優先解決迫切威脅。

他強調,維基百科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隨着技術演進,現行決策都可以重新檢視。雖然新規無法徹底消除問題,但已讓平臺處境比過去更有利,也首次明確指出,未經審查的LLM生成內容與維基百科的核心精神不相容。這項立場的確立,源自社羣多年在人工智慧圖片、草稿與評論上的經驗累積,並最終轉化爲具體且可執行的標準。

延伸閱讀▸ 高雄安全島長香菇成奇景! 人氣拉麪店神還原推「安全島拉麪」限量88碗▸ 沈玉琳父親節首露面!血癌治療中曬病房全家福 笑喊「生命鬥士」暖哭粉絲▸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