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特斯拉可能自建晶圓廠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六日表示,特斯拉可能必須興建一座月產能一百萬片晶圓的「超大型晶圓廠」,並在尊重臺積電與三星電子等合作伙伴之餘,「或許會和英特爾合作」,以滿足在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領域日增的半導體需求。
馬斯克在特斯拉股東會上表示:「我正在試圖理解一件事,我們要怎麼生產足夠的晶片?」特斯拉正在設計第五代AI晶片,驅動其自駕車雄心,目前仰賴臺積電和三星代工生產該公司設計的晶片。
他說,最新的A15晶片將在三星的南韓設施、以及臺積電的多座設施生產,但「即便我們推斷了供應商產量的最佳情境,還是不夠」,特斯拉可能需要打造一座「特斯拉巨型晶圓廠」,「就像超級工廠,但更大」,「我想不到其他任何能達成我們需求晶片數量的方法」,「這勢在必行」。
他未提供這座晶圓廠的落腳地點,只說初期產能每月投片量可能達到十萬片,最終規模能提高到一百萬片。相較之下,臺積電去年十二寸晶圓的產能爲一千七百萬片,每月晶圓投片量約一百四十二萬片。
馬斯克也說,「我們很尊敬我們的合作伙伴臺積電和三星電子」,但「也許我們會與英特爾展開某種合作」,「我們還沒簽署任何協議,但或許值得和英特爾討論」。
他也透露,特斯拉已規畫A16晶片的過渡藍圖。他日前說,A15晶片將於二○二六年小量試產,二○二七年纔有望大規模量產,A16晶片將沿用相同製程,性能提升約兩倍,預計二○二八年中開始量產。
特斯拉預料將把這些晶片用於Cybercab自駕車和Optimus人形機器人,馬斯克表示,Cybercab將於明年四月開始生產,預期中國大陸將在明年二月或三月左右全面批准特斯拉的全自駕(FSD)駕駛輔助軟體。
他也對Optimus的未來做出幾項大膽宣告,包括最終制造成本兩萬美元、開刀能力高於「最強的人類外科手術」、「消弭貧窮」,以及擴增經濟規模「十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