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姑娘定製成都“串門攻略”:歡迎來我“第二故鄉”

中新網成都4月16日電

中新網記者 賀劭清

“去年我有四五批馬來西亞親友來成都旅行,有的來成都已經不止一次了,感覺他們不像出國旅行,更像是走親戚‘串門’。”16日上午,在中國求學7年的馬來西亞姑娘鄧薏琳去四川省乒乓球協會實習前,特意前往成都武侯祠的紅牆外拍攝照片,爲馬來西亞親友定製成都“串門攻略”。

鄧薏琳曾是馬來西亞乒乓球國家隊的一員。熱愛乒乓球的她完成高中學業後,來到將乒乓球視爲“國球”的中國繼續深造。她以優異的成績在成都體育學院小球系取得學士學位,併成爲清華大學體育學專業研究生。在中國求學的7年,鄧薏琳參加了多個乒乓球賽,盡享乒乓球魅力的同時,她的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

“中國很多名勝古蹟的背後,都承載着一段厚重且精彩的歷史,越瞭解她們,越覺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鄧薏琳感嘆,中國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十分迷人。馬來西亞遊客在中國旅行時放慢腳步,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目前鄧薏琳正在四川省乒乓球協會實習,她計劃在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定居成都。“成都早就是我的第二個家了。”鄧薏琳說,選擇在成都生活,除了成都的慢節奏,還因爲這裡有她非常珍惜的老師朋友,以及大量馬來西亞“蓉漂”、遊客。

2023年年底,中國與馬來西亞互免簽證政策正式實施,兩國遊客來往更加頻繁。“一生總要去次成都吧”成爲馬來西亞網友熱詞,“成都街頭‘長’滿馬來西亞人”也一度在成都人的朋友圈“刷屏”。2025年,成都一家以馬來西亞入境遊爲主的旅行社甚至在一個月內就接待了上百個馬來西亞來蓉旅遊團。

鄧薏琳回憶,7年前,她第一次與家人來四川時曾點過一道水煮魚。當時她們誤以爲水煮魚就是清水煮魚,待一道漂浮着紅油、海椒、花椒的魚片上桌後,大家大失所望,沒人願意對其伸出筷子。“現在如果再點一道水煮魚,我保證,他們可以吃得一片都不剩。”

“現在幾乎每座馬來西亞城市都有川菜店,而你在成都也能吃到地道馬來西亞菜。”在鄧薏琳看來,隨着馬來西亞青年與中國青年交流越來越多,大家在對話中加深理解,友誼越發深厚。

近年來有大量馬來西亞博主在互聯網分享了成都遊記,鄧薏琳也爲她的馬來西亞親友定製過多份成都旅行攻略。這些攻略通常包含吃火鍋、品川劇、看大熊貓等豐富行程。

鄧薏琳說,雖然自己做的每份成都旅行攻略各不相同,但它們總會包含兩個地方——武侯祠與金融城。武侯祠既能體驗在馬來西亞“圈粉”無數的三國文化,也能體驗成都人喝茶發呆之樂。“而金融城可直觀感受成都的快速發展,是‘中國機遇’的具象化。站在金融城雙子塔下,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不過今年他們的成都旅行攻略要更新了,那就是8月來成都看成都世運會。”鄧薏琳說,作爲體育生,她明顯感受到了在成都大運會後這座城市體育場館建設、賽事組織能力的提升。期待今年8月,全世界的運動員、體育愛好者相聚於此,感受她“第二故鄉”成都在美食美景之外的體育魅力。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