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賽,除了跑步還可以“逛吃逛吃”

人民網記者 楊磊

進入三月,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各地馬拉松賽事紛紛鳴槍開跑。

如今,馬拉松早已不是單純的體育賽事,而是一場助力全民健身、促進消費的城市嘉年華。據人民網發佈的《2024中國路跑賽事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顯示,馬拉松作爲大衆參與型的體育賽事活動,能夠爲舉辦地旅遊、餐飲、住宿等服務行業創造更多衍生價值。以2024年無錫馬拉松爲例,估算產生經濟效益約2.8億元,較2023年提升45.5%。其中,餐飲、住宿兩項佔了大頭,分別產生經濟效益1.27億元和1.17億元。

3月2日,35000名跑者齊聚重慶,享受春暖花開的山城美景。重慶“以賽爲媒、以賽閱城、以賽興業”,啓動2025重慶市“跟着賽事去旅行”暨第三屆重馬消費月,打造“全民參與、全域聯動”的體育消費場景,爲市民和遊客提供多元化的體驗,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活動期間,有百餘家商戶參與發放體育消費券,讓廣大市民共享體育惠民紅利。與此同時,組委會還特別聯合多家商業中心打造“跟着賽事逛商圈”主題消費區,參賽跑者憑號碼布在指定店鋪可享受消費折扣。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南京浦口馬拉松如約而至。賽事期間,浦口的各大文旅企業推出了近50項優惠政策。部分景區推出免票遊覽等優惠政策;多家酒店爲參賽選手和家屬提供折扣、立減等優惠;商場、餐飲企業也紛紛推出相應的折扣,讓跑者在感受馬拉松激情的同時,盡情領略浦口的美景、品嚐美食,享受實惠福利。緊接着,南京半程馬拉松將在本週末鳴槍,跑者憑本人的參賽號碼布,可免費乘坐南京市內地鐵,暢遊南京。南京半程馬拉松博覽會則涵蓋了贊助商品牌展示互動、體育用品特賣、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南京特色小吃品嚐、賽事衍生品銷售以及公益活動推廣等多個板塊,爲選手打造文化、體育和城市旅遊融合的參賽體驗。

3月23日,有望迎來今年首個“馬拉松超級週末”。據中國馬拉松官網顯示,有14場註冊賽事將在當天同時舉行,預計近26萬跑者踏上賽道,武漢馬拉松、無錫馬拉松兩大世界田聯金標賽事也將在當天鳴槍。

作爲升級爲“金標賽事”後的首屆比賽,今年的武漢馬拉松吸引了超過45萬人報名參賽,刷新了國內馬拉松賽事的報名人數紀錄。爲進一步提振消費,將賽事流量轉化成發展增量,今年武漢推出以“動起來,購精彩”爲主題的體育消費周活動,計劃分批次發放1000萬元體育消費券,爲跑者提供“賽、食、賞、購”立體消費體驗。據悉,這是武漢第二次在漢馬期間組織體育消費周活動,去年首屆體育消費周活動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2.60億元。

而無錫馬拉松憑藉優質的賽事品質、豐富的周邊文創收穫了大批跑者的口碑。今年,錫馬推出“錫馬有禮”消費禮包,涵蓋了吃、喝、玩、樂、遊、購、賽等領域,並面向近43萬全體報名者發放。消費者除了可以使用消費券在無錫享受一站式文旅體驗之外,還有機會獲得明年錫馬參賽直通名額。

“馬拉松作爲一個體驗式平臺,爲城市消費提供了新的場景和抓手。”中國馬拉松資深運營專家張思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馬拉松賽事的消費週期更長,從賽前籌備、賽中消費到賽後的文旅消費,可以形成持續的消費鏈條。與此同時,跑者、觀衆在參賽、消費的同時,也會將自己的經歷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傳播,同時兼具了消費者、傳播者的角色,形成了‘參與-消費-傳播’的消費閉環。”

張思傑認爲,城市消費與馬拉松賽事已經形成了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馬拉松賽事帶來了人流量和消費額,那麼城市就要通過自身名片的打造,爲遊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消費體驗場景。”

“通過賽事引領健康理念,讓健康生活成爲市民的一種普遍的生活狀態,把馬拉松消費這種階段性消費轉化成爲城市居民的日常性消費,再與文化旅遊進行深度結合,我覺得這是中國馬拉松未來發展的前景與方向。”張思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