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先:大統益全力守穩獲利
圖爲大統益董事長羅智先。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統益近年財報與配息
豆粉與植物油生產廠商大統益(1232)20日股東會,除通過配發現金股息7元等案,大統益董事長羅智先針對近期新臺幣匯率與原料價格波動表示,大統益須應對地緣政治或極端氣候所造成的供給面衝擊,積極努力在產銷協調、匯兌操作、與原料採購上作必要調整,期在整體競爭力發揮下,克服困難,維持穩定獲利。
大統益去年個體營收165.70億元、年減10.38%,合併營收220.67億元,稅前盈餘15.87億元、年增8.56%,營收減但獲利成長,主因是原料價格下跌使得成本降低,在成品售價相對穩定下獲利得以增加。大統益指出,將持續在原料採購、匯兌操作、及食品安全等重點項目加強把關,讓營運維持穩定成長。
大統益長期專注於國內市場經營,並聚焦於黃豆相關製品(如大豆油、大豆粉、全脂及食用基改與非基改黃豆)與多項植物油(如棕櫚油、芥花油、葵花油)的生產與販售,目前多數品項在國內市場居於領先地位。且隸屬大宗物資/內需產業,所用原料皆從國外進口,因此確保原料穩定到貨、掌握原料採購與美元兌換時機(尤其在行情劇烈波動時)、控管原料/美元曝險部位,皆爲今年重點工作。
至於近期行業關注議題包括物流挑戰,原料到貨須經產地、裝貨港、及海上運輸等層層考驗,變數不少,將持續關注其影響並隨時應變。而畜產議題則有動物疫病與進口威脅持續影響國內畜牧業景氣,將密切關注其影響並預做準備。
羅智先在給股東報告書指出,在全球化、自由化的經濟體制下,已習於面對進口品在本國市場的競爭。在低關稅環境下,公司存活與否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競爭力。唯有強化國產大豆油、大豆粉的競爭力,才能阻擋進口油粉入侵,確保國產品的市場地位。糧食或民生工業的特性,即是不管景氣好壞,需求仍必然存在。國產品具備許多在地優勢:如品質新鮮、提貨便利、容許小批量交易,只要運用優勢,相信必能克服困難,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