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巡航守護失智公益行動 嘉惠全臺13縣市
爲提升國人聽力健康照顧意識,響應3月3日世界聽力日,臺灣聽力語言學會與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聽力專業醫療團隊,攜手全臺13縣市超前部署高齡聽力照護,科林助聽器亦擴大「聽力巡航、守護失智」公益行動,即與六都持續合作外,更將擴大捐贈範圍至臺灣七個高齡化縣市,總計捐贈1300萬元助聽器選配額度,幫助弱勢族羣照顧聽力,透過科林助聽器的支持,幫助更多家庭改善溝通、降低社交隔閡,重拾有聲生活,也提早預防失智症的風險。
參與「聽力巡航、守護失智」公益行動人員合影。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蔡鋕鑫更建議,對於某些聽力損失風險較高的族羣聽力檢測特別重要,助聽器的介入時機對聽損者相當重要,而聽力損失一般在30至40分貝左右時便會逐漸影響到日常溝通與生活品質,輕度聽損時應考慮使用助聽器。他提醒,生活中簡單就能發現聽損的警訊,如看電視、講電話越來越大聲,也有聽不到、聽不清楚或是聽不懂的狀況時,就要開始注意聽力健康,尋求專業聽力檢測,並且積極採取行動。
臺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陳巧宜表示,失智症與聽力有強關聯,預防失智除維持頻繁社交互動、多動腦、多運動之外,聽力障礙與視力喪失等因素也不可忽視。在與患有失智症的家人溝通時,也須注意說話內容儘量簡短清楚,善用肢體語言,如果聽力受損時也需要配戴易操作、音質好以及耐用的輔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冠華醫師。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冠華醫師表示,聽力損失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功能退化問題,失智症風險也會隨着聽力損失的嚴重程度成正比。2023年美國醫學會 JAMA Neurology 期刊即指出使用聽覺輔具可以降低19%認知估能下降風險 ,而有聽力損失的失智症患者戴上助聽器後,短期內可以增加3%的認知功能分數,有效降低憂鬱症狀,對聽力損失的個案建議早期診斷、早期介入、定期追蹤。診斷聽力、定期追蹤、諮商、配戴聽覺輔具、聽覺復能以提升生活品質。
科林助聽器營運資深總監陳俊旭。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科林助聽器營運資深總監陳俊旭指出,2025年「聽力巡航、守護失智」公益行動即刻啓動,只要年滿18歲,設籍13縣市,領有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證明的聽損者,均可向該縣市社會局/處之輔具中心遞件申請。科林助聽器將捐贈每一縣市新臺幣100萬元,13縣市總計1300萬元的助聽器選配額度。13縣市包括: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基隆市、苗栗縣、雲林縣、嘉義市、屏東縣、花蓮縣、臺東縣等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