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2050淨零轉型 卓榮泰重申面對核能3原則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前往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記者季相儒/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30日率同相關部會首長,赴立法院出席施政報告並備質詢。他表示,今年開始,臺灣正式實施碳費制度,政府目標堅定、腳步穩健、策略靈活地落實2050淨零轉型的願景。另面對核能議題,政府會秉持「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三個原則,維持保持開放的態度。
卓榮泰說,爲達成「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政院已於今年5月核定「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減量目標,從原2022年發佈國家自定貢獻之「較基準年(2005年)減量24±1%」,提升爲「減量28±2%」。
卓榮泰提到,同時2030年電力排放係數的目標定爲每度電0.319公斤二氧化碳當量的目標,作爲我國未來5年減碳行動依據。
卓榮泰也說,我國將於今年底提出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3.0),期透過強化落實社會溝通,搭配臺灣總體減碳行動計劃,達成國家減碳新目標。
他表示,爲確保穩定供電,滿足用電需求,政府同步規劃新增燃氣機組,今年預計有臺電公司大潭電廠7號機、興達電廠燃氣新1號機及民營森霸3號機等機組共逾331萬瓩上線,遠大於核三廠2號機95萬瓩的三倍之多。
他指出,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火警事故後,新1號機已完成安全檢查,並經高雄市政府審查同意啓動;新2號機尚在調查停機中,未來同樣會提報高雄市政府同意後恢復進行試運轉。
卓榮泰表示,政府知道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面對核能議題政府會秉持「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三個原則,未來新核能技術如能符合上述條件,政府也會保持開放的態度。
卓榮泰說,我國近年透過能源轉型、節能推動、製程改善等三大努力,能源效率年均改善率已達5.1%,提前達成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倡議全球能效提升4%之目標。
他也說,2030年前要積極以氣代煤,並佈局前瞻減碳技術,推動風電、太陽能光電、水力發電與深層地熱等多元綠能,佈局科技儲能、深度節能及韌性電網等前瞻減碳技術。
他表示,自去年啓動二次能源轉型,政府即以發展多元綠能爲首要任務,並鼓勵深度節能,透過「深度節能推動計劃(2024至2027年)」,持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4年投入353億元,可促進節電206億度,並帶動節能投資3,266億元。
卓榮泰指出,今年開始,臺灣正式實施碳費制度,政府目標堅定、腳步穩健、策略靈活地落實2050淨零轉型的願景,和全球一起追求永續成長、繁榮發展。
卓榮泰提到,臺灣有得天獨厚發展離岸風電的地理環境及條件,去年臺灣單年離岸風電新增併網量高達1.783 GW,爲全球民主國家之首,累積裝置容量達3.04 GW名列全球第5,約可供274.7萬家庭1年用電。
他說,截至今年9月中,全國離岸風機共455座,累積裝置容量達4.18 GW;此外,截至今年8月,我國太陽光電累積裝置容量已達15 GW(屋頂型9.6GW、地面型5.4GW)。
他也說,爲加速推動太陽光電設置,政府自今年起4年投入40.8億元,推動「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劃」,預計將新增1.2 GW屋頂型光電設置量,穩健朝向2026年太陽光電20 GW目標邁進,期能達成 2026年國家綠能發電佔比達20%的目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