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AI+軍工 新概念股標 這一國防現代化核心賽道具備顯著成長潛力
“AI+軍工”已成爲當前國防現代化的核心賽道,融合人工智能的無人化作戰系統正從戰術支援向主戰力量轉型,帶動產業鏈多環節升級。結合技術壁壘、軍品訂單確定性及產業催化,以下領域及標的具備顯著成長潛力:
一、無人作戰指揮系統:戰場“智能大腦”的核心載體
1、提供全自主國產的AI指控系統與自組網通信芯片,系統延遲低於50毫秒,技術對標美軍Anduril,且獲華爲昇騰APN鑽石認證,芯片-算法-數據全棧佈局保障軍工安全性,看科思科技。
2、軍事仿真龍頭,2025年推出“雲腦”無人集羣智能指揮系統,通過AI推演強化協同作戰能力,看華如科技。
3、參與“九天”蜂羣控制系統,飛控系統響應時間縮至3.8秒,適配FH-97隱身無人機,抗干擾能力提升10倍,看航天電子。
二、無人機與低軌衛星:全域感知與打擊的關鍵節點
1、翼龍系列軍貿主力,受益全球無人機500億美元市場(CAGR 13.15%),技術成熟度與品牌效應突出,看中無人機
2、超材料隱身技術覆蓋戰機、衛星及eVTOL,佈局低軌衛星天線罩與空天地通信平臺,兼具AI軍工與衛星互聯網雙賽道屬性,看光啓技術
3、北斗定位模塊市佔率超60%,爲翼龍、九天等提供高抗欺騙導航終端,保障複雜戰場可靠性,看北斗星通
三、地面/水下無人系統:新域作戰的增量空間
1、兵器集團旗下,推出“機器狼”等智能察打裝備,技術遷移自坦克高防護設計,適配巷戰與高危任務,看建設工業。
2、全譜系軍用機器人供應商(5kg-1.5噸級),覆蓋偵察、核化探測場景,能源與火控系統技術領先,看晶品特裝
3、激光反無裝備龍頭,佈局水下無人潛航器(UUV)感知技術,出口中東驗證競爭力,看聯創光電
四、AI芯片與大數據:智能化底層基石
1、國產GPU領軍,軍工AI芯片“四小龍”之一,適配邊緣算力需求,支撐無人機自主決策,看景嘉微。
2、AI大數據龍頭,爲軍方提供戰場語義分析及情報挖掘系統,數據閉環能力稀缺,看拓爾思。
總結:聚焦技術自主與場景落地雙主線
短期跟蹤“央視曝光+九三閱兵”催化下的智能指揮系統(科思科技、航天電子)及無人機集羣(中無人機);中長期跟蹤:
1. 國產替代硬科技:AI芯片(景嘉微)、超材料(光啓技術);
2. 新域作戰裝備:機器狼(建設工業)、水下無人系統(聯創光電);
3. 軍貿出海:航天彩虹(無人機出口)、國睿科技(雷達系統)。
風險提示:技術可靠性、芯片供應鏈安全及軍品審價波動是核心變量,需跟蹤訂單落地與政策演進。
聲明:取材自網絡,以上數據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