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醜!「容亂率」3大心法 讓生活雜物變成設計感

▲ 亂≠醜!「容亂率」3大心法,讓生活雜物變成設計感 。(圖/翻攝IG@ikea)

記者王威智/綜合報導

家裡的東西很多,不代表你不會過生活;相反的,若你把「亂」駕馭得好,它甚至能成爲你空間的靈魂。設計圈最近流行一個詞「容亂率」,指的是一個空間能承受凌亂、卻依舊看起來有品味的程度。

畢竟,極簡乾淨的家固然美,但那往往只是拍照的樣子;真正能展現生活感與個人風格的,是如何在秩序與混亂之間,找到優雅的平衡。

那麼,怎麼提升空間的「容亂率」?三大原則是關鍵:

材質的異質感:木頭、金屬、玻璃、皮革,不同觸感的交錯,就像穿搭的混搭哲學,讓凌亂看起來是層次,而不是失序。

IKEA(@ikea)分享的貼文

色彩的跳躍感:在冷調空間中安插一抹鮮豔抱枕、復古地毯或藝術掛畫,錯落的節奏能把雜感化爲韻律。

IKEA(@ikea)分享的貼文

空間的邊界感:把雜物「框」在小範圍裡,像是托盤裡的鑰匙、編織籃裡的衣物,讓亂侷限於可控範圍,整體依舊呼吸感十足。

IKEA(@ikea)分享的貼文

「亂不是醜,它只是未被定義。」當你的家能像一場風景一樣被欣賞,而不是被容忍,你就真正掌握了空間的時尚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