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龍馬潭區:爭當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排頭兵”
城市的繁榮,離不開文旅商產業的深度賦能;而文旅商的融合發展,又以城市爲重要載體。作爲瀘州主城區核心板塊,龍馬潭區如何推動文旅商深度融合,高質量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增長極?7月25日召開的龍馬潭區委六屆九次全會給出了答案:充分發揮“水公鐵空”立體交通樞紐優勢,依託堅實商貿基礎和巨大消費潛力,以“醉美兩江潮·悅享龍馬潭”品牌建設爲抓手,全力構建“兩圈兩帶”消費新格局,爭當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排頭兵”。
智慧樞紐
夯實消費新基建
7月24日,瀘州高鐵站內,一場“智慧革命”正悄然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出站口候車大廳的巨大電子顯示屏上,實時滾動着網約車信息:“車牌號**58已到達停車點,請乘客上車。”這是龍馬潭區最新打造的智慧化反向尋車系統。
“現在出站就能快速找到預約車輛,再也不用拖着行李到處找了,既方便又省時間。”常往返於成都和瀘州的商務人士張春芳對此讚不絕口。據悉,該系統通過智能化改造網約車候車區,實現了“點對點”精準接駁。網約車司機可提前進入專用停車位等候,乘客則根據系統指引快速找到車輛,實現了“人等車”到“車等人”的服務升級。
這只是龍馬潭區激活樞紐優勢的一個縮影。作爲瀘州市“水公鐵空”立體交通樞紐的核心區,這裡匯聚了長江黃金水道、高速公路網、鐵路幹線以及雲龍機場,形成了獨特的樞紐經濟圈。
“全市70%以上的小商品、建材和農產品批發交易都在這裡完成。”龍馬潭區商務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羅潔說,西南商貿城、海吉星等大型專業市場的集聚,讓人流、物流、資金流在龍馬潭區高效流動,爲區域消費快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而智慧交通建設只是第一步。
下一步,龍馬潭區將持續深入實施基礎設施改造提升、資源要素配置優化、經營主體引育壯大、科技創新賦能增效、服務保障提檔升級“五大行動”,打造讓羣衆放心消費、商家放心經營、行業欣欣向榮的市場環境,讓交通樞紐優勢真正轉化爲消費增長動能。
業態聯動
構築消費新空間
盛夏的龍馬潭區,處處是火熱的建設場景。總投資150億元的郎酒龍馬酒莊項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這個佔地5000畝的文旅商綜合體,涵蓋郎嘉陶瓷、核心體驗區、濃醬兼香基地3大板塊,酒店一期預計明年6月投入試運營。項目建成後,將串聯起白酒文化體驗、工業遺產觀光等精品線路,成爲集“品、遊、購、娛”於一體的酒旅融合新地標。
而在城市另一端,6月20日開市的瀘州市首屆“美麗酒城 環保夜市”上,市民用空瓶兌換“綠芽幣”,參與低碳手工、閒置置換等特色活動,讓綠色消費理念融入市井生活。“這種模式讓環保有了溫度,逛夜市也更有意義了。”市民張貴芬的感受,道出了特色業態的吸引力。
當前,龍馬潭區正立足“都市生活消費圈”“酒旅融合消費圈”兩大核心,聯動“濱江休閒消費帶”“農旅融合消費帶”兩條特色消費帶,加速構建“圈帶互補、業態聯動”的消費新格局。
按照規劃,總投資2億元的西南·星光集市年內將啓動建設,分兩期打造光影美食區、微醺星港等特色業態,建成後將與酒城文創美食街、奧體中心等形成聯動效應,成爲“濱江休閒消費帶”上的新亮點。
場景賦能
激發消費新活力
每當華燈初上,龍馬潭區奧體廣場便熱鬧起來,鍛鍊的市民讓城市充滿活力。今年6月,2025國窖1573瀘州國際網球公開賽在此舉辦,吸引35個國家和地區的212名選手參賽。如今,體育賽事正成爲消費的“催化劑”和“新引擎”。
龍馬潭區教育和體育局負責人介紹,下半年還有四川省第六屆“貢嘎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初中組)等賽事;2026年擬舉辦鬆灘湖環湖跑、北濱路半程馬拉松等活動……龍馬潭區將以賽事爲媒,串聯城市地標與民俗文化,打造“觀賽+遊覽+消費”的特色產業鏈條。
不止於賽事,夜間消費矩陣同樣亮眼:在酒城文創美食街,火鍋、燒烤等特色美食香氣四溢,與“這有光”街區的文創小店、萬達星辰夜市BOX、華升寶龍“時光夜市”等共同構成夜間消費矩陣;桐心院子、蔣兆和故居陳列館等特色場景資源,則通過“農旅+研學”等創新業態,爲遊客提供文化體驗、鄉村親子、生態觀光、非遺研學等多元化選擇,讓城鄉消費邊界持續融合。
今年以來,在打造消費新IP方面,龍馬潭區以“活力築城·幸福爲港”爲主題,緊抓重要節慶窗口,成功舉辦了系列特色活動:元宵放燈點亮傳統佳節,開秧門活動傳承農耕文明,“非遺四川·百城百藝”星空露營活動演繹文化傳承,“趣享五一·文旅妙會”引爆消費熱潮,“糉享龍馬·童趣六一”端午系列活動傳遞家國情懷……通過沉浸式體驗,探索了文旅商創新發展的思路。(汪靜、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