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紙質鐵路車票10/1起走入歷史 由電子發票取代
▲大陸鐵路運輸票務系統自2025年10月1日起進入「無紙化」時代。(圖/翻攝大衆網)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自10月1日起,大陸紙質鐵路車票將全面退出歷史舞臺,民衆日後想憑票根報銷時,得由電子發票取代。消息一出,大陸不少網友在社羣平臺掀起「回憶殺」,紛紛秀出收藏的火車票或高鐵票。根據大陸鐵路部門規定,9月30日之後紙質報銷憑證將停用,象徵着旅客出行時,將完全進入「無紙化」時代。
▲旅客欲報銷交通費得透過網路下載發票。(圖/翻攝大衆網)
《大衆網》報導,早在去年11月1日,大陸鐵路客運就已開始推廣全面數位化的電子發票。過去若需報銷,旅客得前往車站、代售點或自助機打印紙質車票,如今只需在線上即可開具。
爲了給旅客和公司行號等留出適應期,大陸鐵路部門設下至2025年9月30日的過渡期,期間採取「紙電並行」的策略。隨着期限將至,紙質火車票功能也將徹底走入歷史。
大陸「12306」客服人員證實,9月30日後將無法再領取紙質報銷憑證,「紙質報銷憑證只開到9月30日,之後就不再提供了,統一改爲電子發票。」
▲老年旅客可在車站列印行程資訊。(圖/翻攝大衆網)
據瞭解,大陸鐵路「無紙化」進程始於2018年,由海南環島高鐵率先行試點電子客票;2019年,成渝高鐵沿線13個車站跟進;2020年6月,電子客票推廣至大陸境內各普速鐵路,乘客可憑有效身份證件「一證通行」。自那時起,紙質火車票僅保留「報銷」金額的功能。
至於紙質火車票在市面上取消流通後,老年旅客是否會遇到「乘車難」的問題,大陸鐵路部門迴應稱,雖然報銷憑證停用,但旅客仍可在自助機上列印「行程資訊單」,內容涵蓋發車時間、到發車站、座位號、檢票口等資訊,方便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