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債務規模 人民幣近百兆元

大陸財政部長藍佛安日前承諾採取更具彈性政策,也透露截至2024年底,政府整體債務達人民幣92.6兆元。圖/中新社

近年大陸政府債務趨勢

龐大的債務壓力成爲大陸經濟發展最大掣肘。大陸近來因內需疲軟、房市低迷,以及美國關稅壓力加劇等多重挑戰,市場對刺激措施的呼聲日益升高。大陸財政部長藍佛安日前承諾採取更具彈性政策,也透露截至2024年底,政府整體債務達人民幣(下同)92.6兆元,去年中央與地方兩大預算下的利息支出已達2.2兆元,佔財政支出5.7%,是2015年的5倍。

綜合外媒報導,藍佛安表示,截至2024年底,大陸政府整體債務規模達92.6兆元,包括國債34.6兆元、法定地方政府債務47.5兆元,以及地方隱性債務10.5兆元。

從債務比率來看,大陸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8.7%,遠低於20國集團(G20)平均的118.2%,以及七大工業國(G7)的123.2%。藍佛安強調,「整體而言,政府債務比率在合理範圍內,風險可控。」他並稱,截至今年6月底,超過6成地方融資平臺已完成隱性債務清理。

然而,根據大陸財政部統計,2024年中央與地方兩大預算下的利息支出已達2.2兆元,佔財政支出的5.7%,是2015年的5倍,金額更超過去年醫療支出,並接近科技支出的2倍。此外,地方債務餘額也從2015年的14.76兆元增至2024年的47.54兆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大陸「廣義政府債務」2025年將達181.4兆元,相當於GDP的129%,較2019年增加1倍。相較之下,北京僅承認2024年底債務佔比爲68.7%,其中隱性債務僅計入10.5兆元,遠低於IMF估算的80兆元以上。

北京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指出,若持續大規模舉債,「債務償付壓力的嚴重性不可低估」。他指出,不少地方政府早已喪失土地出讓金收入來源,僅能勉強支付利息或最低本金,甚至部分城市須仰賴省級政府代爲償還特別債。

報導稱,目前藍佛安手上的政策籌碼有今年1.5兆元債券資金尚未動用,以及4.8兆元新發行債務額度可供調配。

吉林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羣認爲,未來債務發行規模與節奏應保持審慎,以避免「長期過度槓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