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區設置鬆綁3年 高雄僅16家取得合法化門票 業者心情沮喪

高雄不少知名露營區都位於山區,露營場管理要點上路3年,全市僅16處營區申請通過,原民區有業者花了5、60萬元還無法過關,心情非常沮喪。記者徐白櫻/翻攝

觀光署輔導露營區合法化,露營場管理要點上路3年,高雄全市僅16處營區正式合法化、9家進入第二階段審查,山區業者多半卡在位處「環境敏感區」連申請資格都沒有,原民業者哀嚎,今年豪雨過後土石流警戒區又要擴大範圍重新檢討,合法化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高市觀光局說,全力輔導腳步未停,業者已向中央陳情放寬於土石流潛勢溪流範圍申設露營場。

全臺非法露營場約佔9成,觀光署2022年7月開放1公頃以下農牧或林業用地合法設立露營場,但營地開發範圍不能超過全區面積10%。露營場合法化分兩階段申請,第一階段要先取得非都市土地許可,第二階段雜建照及水土保持等項計劃,申請時程不一。

政策鬆綁第一年,高市府召開多場輔導說明會,多達167家業者參加說明會。輔導3年後,全市僅16家營場合法化,僅約十分之一業者拿到合法化門票。桃源區2家、那瑪夏2家、六龜2家,其餘10家分佈在旗山、美濃及燕巢等地。

六龜區湯姓業者說,很多人申請都還沒通過,需要有更多的配套措施及放寬申請條例,這樣才能達到全面性申請合法場域。

「合法化只是一個幌子!」桃源區陳姓業者直言,幾乎沒有一條法規適用於山區,舉凡土石流潛勢區、原住民保留地、農牧用地或林地統統都不行,有同業花數十萬元找專業顧問公司協助,3年了還在跟觀光局對戰,真的很累,盼有因地制宜規範,否則山上營地都無法通過,難道要叫露友只能在平地露營嗎?

觀光局統計,除16家合法露營場外,在合法化申請案中,第一階段土地許可79家通過審覈、審查中者爲42家,第二階段審查中有9家。露營場無法取得合法登記原因大多爲,土地位於不得設置露營場之19項環境敏感區內、設施未符規定(如未取得合法建物證明文件),或尚未取得水土保持證明文件。

觀光局表示,依據交通部訂定的「露營場管理要點」規定,土石流潛勢溪流範圍屬前述19項環境敏感區不得申設露營場。目前業者已向交通部觀光署陳情放寬於土石流潛勢溪流範圍申設露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