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安那州衛生部門領導:政府應停止推廣疫苗,重築醫學信任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路易斯安那第一》)——路易斯安那州的高級衛生官員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公共衛生機構失去了公衆的信任,需要將重點從推廣疫苗轉向更廣泛的醫療保健問題。

在週四發佈的< a href="#">一封信中,路易斯安那州衛生局局長拉爾夫·L·亞伯拉罕醫學博士和副局長懷奇·T·科爾曼三世醫學博士批評了聯邦政府對疫情的處理方式,並敦促減少政府主導的疫苗推廣工作。

就在這封信發佈的同一天,美國參議院< a href="#">批准小羅伯特·F·肯尼迪擔任衛生與公衆服務部部長,亞伯拉罕和科爾曼沒有直接提及此事,但這一事件反映了全國範圍內關於疫苗政策和公共衛生監督的持續爭論。

亞伯拉罕和科爾曼寫道,公共衛生機構在疫情初期發表了誤導性言論——特別是關於疫苗有效性的言論——而且在出現新信息時未能調整政策。

醫生們寫道:“在新冠疫苗獲批後的幾個月內,就表明其在減少傳播方面對第三方沒有益處,但仍然通過政策和社會壓力被強制要求接種。這是對個人自主權的侵犯,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克服。”

他們指出,調查顯示公衆對公共衛生機構的信任度在下降:

他們寫道:“在信任恢復之前,大多數人不會接受公共衛生方面的建議,無論這些建議多麼有根據。”

美國疾控中心:路易斯安那州流感活動“非常高發”

亞伯拉罕(Abraham)和科爾曼(Coleman)認爲,公共衛生官員應減少對疫苗和藥品的關注,而更多地關注慢性健康問題,如癌症篩查、孕產婦死亡率和阿片類藥物成癮。

他們寫道:“許多公共衛生部門仍深陷於應對疫情的模式中。”並補充說,優先事項的錯位已導致診斷延誤、藥物濫用未得到治療以及慢性病發病率惡化。

他們還批評了美國疾控中心(CDC)關於6個月大嬰兒接種新冠疫苗的建議,稱其“嚴重脫離現實”。

醫生們認爲,政府不應推銷特定的藥品,尤其是在藥品製造商被免除責任的情況下。

他們寫道:“也許存在一些每個人都應該接受的治療方法,但這種情況非常少,而且通常有益的東西不需要由政府來推廣。”

相反,他們呼籲迴歸不受政府影響的醫患決策模式。

“重拾公衆信任的途徑在於承認過去的失誤,重新專注於無偏見的數據收集,並提供透明、均衡的信息,讓人們能夠做出自己的健康決策。

參議院確認小羅伯特·F·肯尼迪(RFK Jr.)爲衛生部長;麥康奈爾是唯一持異議的共和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