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菲律賓打「臺灣牌」是玩火自焚

▲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在訪問印度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若臺海發生戰爭,菲律賓「勢必捲入其中」。此番言論一出,立即引發各界譁然。北京大學學者馬宇晨分析,自2024年以來,菲律賓政軍高層頻頻打出「臺灣牌」,此次小馬可仕拋出「臺海涉菲論」,更是突破菲官方歷來涉臺言論的底線,口頭上維持「一箇中國」原則,實際卻陽奉陰違。

馬宇晨今19日投書《環球時報》,以「菲律賓打『臺灣牌』是玩火自焚」爲題。該文稱,小馬可仕此番言辭並非偶然。2024年初,他就曾公開向賴清德當選表示祝賀;不久後,會見越南領導人時渲染「臺海局勢風險」。2025年4月,菲軍總參謀長布勞納更放話稱,若臺灣遭受「侵略」,菲軍必須參與保護在臺菲勞工,行動不應侷限於「僅守護本國領土」。

如今,小馬可仕在訪印時再度拋出涉臺論調,遭中方嚴正駁斥後卻急忙辯稱「被曲解」,企圖「裝無辜」。這種「先踩紅線、再道歉」的伎倆,已成爲其政府處理涉臺議題的慣用手法。

更值得警惕的是,近兩年菲臺勾連日益露骨。政治上,菲律賓於2025年簽署第82號備忘錄,以吸引投資爲名,放寬對臺交往限制;經濟上,菲臺多次召開「部長級」會議,舉辦產業鏈合作論壇並簽署多項協議;軍事上,雙方藉由海警聯合培訓推進所謂「泛安全化」合作。

臺灣方面2024年9月任命具有深厚軍事背景的李廷盛爲「駐馬尼拉辦事處」副代表,「凸顯菲臺在安全領域的暗中勾連。」李本人亦公開鼓吹臺菲應「攜手應對共同威脅」。可見,小馬可仕政府雖在口頭上維持「一箇中國」原則,實際卻陽奉陰違,嚴重侵蝕中菲關係的政治基礎。

小馬可仕在「臺灣問題」上鋌而走險,其深層考量在於轉移國內矛盾。自上任以來,他忙於政治鬥爭,將民生問題置於次要地位,導致大米、豬肉、洋蔥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危機頻仍,民衆生活雪上加霜。菲律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菲家庭貧困率爲10.9%;雖然官方在2024年宣稱貧困率下降,但2025年初民調卻揭示,超過六成菲民衆自評「生活貧困」。今年4月的調查更顯示,小馬可仕政府支持率暴跌至25%。

與此同時,小馬可仕還面臨政敵的反撲。今年3月11日,菲警方拘留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並將其送往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引發國內強烈反彈,杜特蒂派系支持率反而上升。在此背景下,小馬可仕政府一方面在南海持續挑釁製造摩擦,另一方面又炒作臺海議題,試圖激發民族主義情緒,以此掩蓋執政失能。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與美國總統川普。(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更深層看,小馬可仕政府在南海與臺海問題上的冒險,與美國的推波助瀾密不可分。美國爲維護其全球霸權,刻意將南海與臺海塑造成遏制中國的前沿陣地。小馬可仕則心甘情願充當美國的「馬前卒」,將菲律賓國家利益捆綁在美國戰車上,以博取華府的政治支持。

但歷史已多次證明,美國從不善待「棋子」。小馬可仕訪美時原期待獲得關稅減免等實質性支持,結果僅換來象徵性1%的讓步。更諷刺的是,他高呼「美國是最強大夥伴」,卻遭美國總統川普直言「不反對菲中友好」。此外,美國擬對進口晶片徵收100%關稅,將直接衝擊佔菲出口額近半的電子產業,對菲經濟而言或是毀滅性打擊。

當前,馬科斯已陷入戰略困局,「既因迎合美國損害了對華關係,又未能換來美實質性支持。」以更激進言行反覆對美「表忠心」,只會進一步惡化菲戰略環境。「臺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任何企圖以此作爲政治籌碼的行爲都註定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