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川普訪中 應表明不支持臺獨
美國總統川普(左)今年初曾表達訪中意願。圖爲川普與習近平(右)2017年在G20峰會上見面。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初曾表達訪中意願,日媒日經亞洲日前報導,美國官員正籌劃川普於下半年率領數十位企業執行長組成代表團訪問大陸。上海國關學者吳心伯認爲,美方能否澄清在「臺灣問題」上的模糊立場,對川普期待已久的訪中行程能否成功「至關重要」。
據港媒南華早報、觀察者網等報導,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三日於北京出席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時表示,川普訪中想取得成果,要做兩個表態,一是表明中美是最重要的商業夥伴,而非最大的戰略競爭者;二是澄清在「臺灣問題」上的模糊立場,表明「不支持臺獨」。他提到,在川普「二點零」時代,美國國務院網站在涉及臺灣問題的表述中刪除「不支持臺獨」這句話。
吳心伯強調,「美方應該認識到臺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我認爲他的訪問不會成功」。
吳心伯還稱,如果華府不想因臺灣問題與中國大陸發生戰爭,美國領導人就應支持「和平統一」,這符合各方利益,「川普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如何爲了美國國家利益達成重大交易」。他並指川普訪中時「會說正確的話」。
不過,美方學者馬瑞欣說,美中可能在貿易領域達成共識,但對臺灣問題難有明確共識,不認爲中美能達成所謂的「大交易」,因爲雙方有太多長期存在的問題。
華府智庫蘭德公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白明說,美國多年來只支持兩岸和平解決分歧,且解決方案是雙方都接受,且雙方對「大交易」可能各有不同解讀。
今年六月五日,習近平「應約」與川普通話,強調美國應當「慎重處理臺灣問題」後,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交易論」就備受關注。
當時,大陸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解讀指,這次通話主要談經貿,在此背景下,中方通稿專門提到臺灣足見分量;上海臺灣研究所所長倪永傑也提及,川普是有交易衝動的商人;吳心伯當時稱,後續的中美互動中「臺灣問題」將更加突出。
就川普何時訪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曾建議,可以選在九月三日、中共抗日八十週年閱兵當天,並稱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亭也訪中,「我們能不能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可爲當前局勢注入穩定力量。
但九三的可能性不高。另一個契機點是南韓將於十月舉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
當天的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除了吳心伯外,還有美國前助理國務卿暨史丹佛大學教授馮稼時、賓州大學美中關係未來項目負責人馬瑞欣、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賈慶國等美中學者,就川普「二點零」時代的中美關係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