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拒選黨主席 林筱淇讚策略正確:能為國民黨做最大貢獻
臺中市長盧秀燕宣佈不參選國民黨主席,前柯文哲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林筱淇力挺其決定,認爲選擇先穩固臺中基礎纔是上策。記者黃仲裕/攝影
國民黨主席選舉風暴延燒,現任主席朱立倫表態交棒,呼聲最高的臺中市長盧秀燕24日卻以「最困難時刻,媽媽要留在家裡,這是我的承諾,我會說到做到」婉拒參選黨主席。曾深耕臺中、前柯文哲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林筱淇昨(26)日在臉書力挺「盧媽媽」,認爲她選擇先穩固臺中基礎纔是上策。
林筱淇分析臺中市政建設現況,包括好幾個重大市政的建設都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無論是會展中心、綠美圖、捷運藍線、巨蛋等計劃,都有待盧市長和團隊在卸任前,將成果與進度具體呈現給市民。
她強調盧秀燕市長宣佈不參選國民黨黨主席,是一個經過多重考量、深思熟慮後的戰略決定;並非怯戰,而是精準的取捨。因爲她知道在臺中市的市政成績,會關乎她的治理能力良寙,深知臺中市民對市政建設、生活品質與經濟發展的期待,遠比關注她是否角逐黨主席更爲迫切。
林筱淇指出,若盧秀燕參選黨主席,勢必將部分的重心轉向政黨主席的工作,屆時會讓市民產生市政被忽略的疑慮,進而動搖在地方的穩固基礎。林筱淇認爲,堅守市長角色,不僅維持住盧秀燕以「市政優先」的形象,也展現對臺中市民負責任的態度。
觀察過去歷屆選舉結果,林筱淇說,臺中市向來被視爲全國選舉的「搖擺州」,也常是最難預測結果的城市。中臺灣高達7百萬人口所代表的選票,直接影響政治版圖的走向與消長,無論藍、綠、橘、黃、白,都曾在臺中市踢過鐵板。若此時盧市長在剩餘任期內未專心市政,稍有差錯,不僅可能影響市民對她的評價,更可能動搖國民黨目前在中部的執政優勢。
林筱淇強調,擔任黨主席不僅要領導全黨,還必須爲龐大的資金資源需求四處奔走,並肩負起規劃明年全臺各地選舉佈局的重任。以這樣的職務需求需要投入極大的心力,幾乎不可能同時兼顧市政。盧秀燕做這樣的選擇,恰好能避免在一心二用之下產生負面效應,也符合政治現實的理性抉擇。
林筱淇認爲,盧秀燕現階段可以爲國民黨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穩穩守住中臺灣,正是這樣的關鍵角色,在她卸任市長之前都責無旁貸,也無人能夠取代。若此刻參選黨主席,反而可能削弱她原有的溫和穩健形象。選擇不參選,是一種保留實力、專注治理的戰略思維,讓她能以政績說話,持續累積政治信用與資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