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關稅逾10% 是重大危機
臺中市長盧秀燕(前中白衣者)16日受邀出席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7月例會。(臺中市政府提供)
臺中市長盧秀燕16日表示,國家發展經濟面臨生死關頭,產業利潤薄弱,她爲關稅定調,談判稅率不應該超過10%、匯率升值不超過5%,關稅、匯率不能同時發作,否則本土產業將面臨關稅與匯率雙重夾殺,造成重大危機。
被視爲藍營挑戰下屆總統的最強戰將盧秀燕,16日應邀到三三會7月例會專題演講。盧秀燕指出,臺灣沒有什麼天然資源,靠的是拚經濟、拚出口,才能生存,但許多產業的利潤極薄,只有「毛三到四」,不超過一成。
她指出,臺灣關稅最差應該要10%,因爲地理條件與產業結構與他國不同,政府不能認爲,別的國家30%、臺灣是20%,就是好的結果。她預測,美國對臺關稅可能拖過7月26日,無論如何,若超過10%政府要擬訂方案、告訴大家怎麼做。
除了關稅,她點出匯率壓力不可忽視,「匯率比關稅更嚴重,她說,新臺幣從33元升值到29元多,升值3塊幅度就有10%。
如疊加10%關稅衝擊,「企業會面臨什麼危機?幾乎是生死關頭。」盧強調,匯率與關稅不能同時發作,否則產業面臨重大危機,匯率升值不能超過5%。
除關稅、匯率外,另盧秀燕也指能源是臺灣經濟發展的第三大危機,由於政府意識形態,導致供電不足、影響企業投資意願;另外供電不穩定,一個小動物就能讓電網破碎,電力供應中斷,電網「何其脆弱」。
而面對外界傳出臺美對等關稅談判,將延至7月26日罷免案後纔會公佈結果,時間點可能落在8月1日左右,也引來在野立委關切。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昨日直言,攸關產業與中小企業未來的重大經貿政策,不容黑箱操作,政府應公開說明、主動溝通,而非繼續迴避與掩蓋。
國民黨立委林德福說,政府應該主動對外界透露與美協商進度,如果關稅數字比想像中高,企業將失去緩衝時間來不及調整,下場就是損失慘重,賴政府如不能宣佈談判進度,至少也要說明部分情形,讓各界能及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