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吃播晚餐不吃澱粉曝光 醫師:均衡前提下是聰明作法

臺中市長盧秀燕在與鄭麗文吃播時,晚上不吃澱粉的習慣曝光,她的碗中明顯沒有面。記者黃寅/攝影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鄭麗文昨晚間到臺中市和市長盧秀燕一起「吃播」他們大啖獲必比登推薦的「可口牛肉麪」過程中,鄭麗文發現盧秀燕碗中沒有面,讓盧秀燕晚上不吃澱粉的習慣曝光。對此,醫師說,飲食仍以均衡爲首要,若僅是晚餐不吃澱粉,影響有限,但若是糖尿病患者且正服藥則不建議這樣做。

盧秀燕向鄭麗文說,因爲自己年紀大了,晚上比較不吃澱粉,所以就只叫了牛肉湯,沒有叫牛肉麪。事實上,根據本報2020年的「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2020」揭曉的新聞,盧秀燕在記者會上曾說,當天自己爲了美食,原本晚餐不吃澱粉全破功。顯示她早已有晚餐不吃澱粉的習慣。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林文森說,盧秀燕若僅是晚餐不吃澱粉,影響不大,但日常生活的飲食仍應以均衡爲要,因爲澱粉仍是人體必需的飲食之一。

長安醫院家醫與減重專科醫師彭馨儀說,若是用藥中的糖尿病患者,必須計算澱粉的攝取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引起昏迷。但若是健康的人,因爲人的熱量一半是來自於糖類的攝取,包括澱粉、果糖、乳糖等,如果能控制在不少於這一半的量,就影響不大。晚餐如果真的點了一碗好吃的牛肉麪,要僅吃3分之1並不容做到,因此技巧性的跳過晚餐的澱粉攝取,不失爲一種控制澱粉攝取的作法。

家醫科醫師王公作說,如果早、午餐都已攝取澱粉,晚餐不吃是可以的。尤其糖類若過多會形成脂肪堆積在皮下或內臟,也就是變得肥胖。還可能進入心血管,成爲阻塞的來源。

近年身形明顯變瘦的急診科醫師吳肇鑫說,他自己午晚餐都減少澱粉的攝取,並儘量以蛋白質取代澱粉的熱量,這樣有助於維持肌肉,年紀大的人也較不易罹患肌少症。

臺中市長盧秀燕在與鄭麗文吃播時,晚上不吃澱粉的習慣曝光,她的碗中明顯沒有面。記者黃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