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籲分析趨勢精準防詐 卓榮泰:引科技手段提升防制效率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陳亭妃辦公室提供/王千豪臺北傳真)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5日)到立法院會提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執行成效」專案報告,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質詢時提醒,必須針對趨勢變化採取分析才能精準打詐。卓榮泰迴應,政府會持續掌握詐騙情勢,目標是「先不再增加,再逐步下降」,並承諾引入更多科技手段,提升防制效率。
陳亭妃表示,詐騙日新月異,但目前打詐機制中,雖然各單位每週檢視報告,但政務委員只有在重大事件時召開會議,缺乏專責單位即時抓出、監控詐騙新手法。政府如何將蒐集的既有數據分析出容易被詐騙的區塊,破解舊手法,縱使詐騙集團早已轉向新方式行騙,起碼政府可以提早告知民衆詐騙新手法,減少被詐騙的範圍,不能讓政府在打詐的政策永遠讓人感覺慢一拍。
她引用數據指出,24至39歲被詐騙人數最多,其次爲40至59歲;按教育程度區分,高中職學歷受騙人數最多,達6萬4千多人,大專院校學歷者則約有4萬5千人。
陳亭妃強調,年輕族羣可能因使用電子支付頻率最高而容易受騙,政府必須針對不同年齡層與教育背景進行細緻數據分析,才能找到破口與防堵利基點。然而,分析數據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更要找出高風險族羣被詐騙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指出,由數位發展部推出的「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App自5月15日上架以來,截至8月11日,雖已有1萬9522位民衆下載、3838人使用App通報案件,但與臺灣各App每月逾61萬次的平均下載量相比,使用率偏低,顯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工具。
林楚茵表示,「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具備一鍵通報可疑廣告網頁或社羣帳號的功能,還會顯示案件處理進度,行政機關跟平臺業者與民間合作,可快速且準確阻斷詐騙訊息,但若宣傳不夠,民衆不知道,那麼就形同虛設。
數發部長黃彥男迴應,因爲經費被大刪,所以在宣傳幾乎是沒有。卓榮泰也說明,這個通報網站花了很長的時間規劃、反覆測試,以非常謹慎的態度才推出,但談了很多次,還不如立法委員在這邊宣傳。
此外,林楚茵也關注虛擬資產服務商(VASP)在洗錢防制上的角色,指缺乏法源將使阻斷不法金流困難,立法時應提供監管依據,協助金融機構與VASP合作辨識資金來源,防堵詐騙洗錢漏洞。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回應,虛擬資產相關防制條文已在審查中,將在下會期送到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