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衛星導航系統無所不在 應用場景不斷突破創造北斗奇蹟

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場景不斷實現高品質發展。(大陸央視)

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場景不斷實現高品質發展。(大陸央視)

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場景不斷實現高品質發展。(大陸央視)

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場景不斷實現高品質發展。(大陸央視)

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場景不斷實現高品質發展。(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17日報導,北斗系統是中國大陸自主建設、獨立運作的衛星導航系統。「十四五」期間,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機制體系、速度規模、應用場景等,不斷突破,創造中國北斗奇蹟。

「十四五」規畫綱要提出,深化北斗系統推廣應用,推動北斗產業高品質發展。如今北斗系統,每一天提供位置服務兆次,導航總里程超過40億公里。

在大陸繁忙城市交通、廣闊草原牧場、耕作綠色田野,北斗無所不在。

從建成開通到服務千行百業,「十四五」期間,北斗系統進入全球化發展新階段。 2023年,大陸透過兩次發射,成功將三顆北斗衛星送入太空,2024年,又成功發射第59、60顆北斗衛星,定位精度從米級提升到釐米級,進一步提升北斗系統可靠性,併爲下一代北斗系統技術升級進行相關試驗。

「十四五」期間,圍繞北斗系統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推出一系列政策文件,涉及大衆消費、工業製造等多個領域。五年裡,超百項國家與產業標準,推動北斗系統從技術研發進入規模應用轉型快車道。

產業化高速發展背後,是北斗系統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北斗衛星搭載的是大陸自主研發的原子鐘,每300萬年誤差一秒。北斗的短報文收發訊息終端,無論何地,都可以在無需地面基站情況下發送千字簡訊,全世界具備這一功能的導航系統只有北斗。

北斗系統開發以來,攻克了160多項核心關鍵技術,突破500多種核心器組件的大陸國產化研製,實現從系統設計到核心組件全面自主創新,保障北斗系統核心器組件100%自主可控。

目前,在航空領域,北斗機載終端覆蓋率達95%,支持無人機配送、城際運輸等低空經濟新業態。此外,北斗已深度融入智慧港口、智慧城市、智慧電網、智慧穿戴及共享經濟等多個領域,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北京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陸明泉指出:在過去5年裡,世界上只要是有手機的地方,就有北斗提供的優質服務,北斗已經陸續進入了多個國際標準,爲北斗走向世界、服務全球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礎。

在義大利都靈的施工現場,安裝北斗系統的工程機械爲機手提供直覺的視覺引導。

義大利挖土機操作手麥克說:基於北斗衛星的校正服務和機械控制系統即時的姿態計算,可以將剷鬥定位精度控制在3公分以內。

面向未來,北斗系統已明確清晰遠景目標,到2035年前,大陸將全面建成以北斗系統爲核心和基礎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覆蓋室內到室外、深海到深空更強、更安全、更可靠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