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指大陸與美談判以拖待變
美中持續進行貿易談判,圖爲5月間雙方在日內瓦磋商。(路透)
陸委會3日公告第72次諮詢委員會議並說明重點摘要,指出中美近期進行多輪經貿談判,面對川普政府2026年期中選舉壓力,中共有意「以拖待變」,讓步也多屬策略及象徵性措施,認爲中美談判難取得持久且具體共識,建議留意中共可能透過認知戰,引導臺灣社會對美產生質疑,削弱臺灣社會對國際合作的信任。
會中也建議,臺商需考量國家、產品安全,及大陸可能採取的抵制或不公平政策,避免過度依賴大陸市場和供應鏈,並多元化市場與供應鏈策略,降低地緣政治與政策風險衝擊。
此次諮詢委員會議主題爲「美中貿易戰對國際地緣政治、中國大陸經濟、兩岸經貿之影響與因應」。與會學者引言指出,美中競合態勢下國際經貿格局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未來世界經濟可能被劃分爲美國圈、中國圈、非美非中三個主要圈圈。
部分與會委員關注到儘管美中貿易戰進入較和緩狀態,但近期大陸對美出口衰退幅度持續擴大,若美國再對大陸課徵更高關稅,將使大陸出口市場由美國加速轉往歐盟、東協等地。
會中部分委員指出,大陸經濟正面臨持續通縮壓力,反映出消費需求疲弱,加上房地產低迷衝擊,削弱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爲填補財政缺口,地方政府依賴舉債,使隱性債務問題日益嚴重。
同時委員分析,美中近期進行多輪經貿談判,川普政府面臨2026年期中選舉壓力,中共有意對美採取以拖待變策略,在鬥而不破的態勢下,爭取談判籌碼與戰略調整空間,讓步多屬策略及象徵性措施。雙方對於降低關稅、有限度開放市場、加大對美投資及採購期待有所落差,美中經貿談判難以取得持久且具體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