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突破美封鎖 強推 RISC-V 晶片

因應美方全面防堵,以及遏制對西方技術的依賴,北京有意發佈命令,鼓勵在全大陸使用開源RISC-V晶片。消息人士提到,促進使用RISC-V晶片的政策指導意見,最快將於這個月發佈。這也代表繼美國英特爾和超微所主導的x86架構,和軟銀集團所持有的安謀架構外,開源技術將出現第三套系統。RISC-V是開放式架構,不受安謀與x86可能被美方箝制影響,大陸藉此突破美方晶片封鎖。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二研究所暨日本中心副主任江泰槿表示,這代表大陸在系統架構上,想要逐步減少對歐美的依賴,從脫鉤到建立規格。因此現階段對臺廠影響不大,但若形成市場規模後,將要求代工廠商選邊站。

路透報導,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大陸政府並未在官方政策中明確提及RISC-V技術。但現今該技術標準將由國家網路信息辦公室、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八個政府機構共同起草。

在此之前,有不少討論認爲,開源RISC-V晶片,是解決大陸晶片「卡脖子」的有效方式。還有業內人士指出,隨着大陸AI新創公司DeepSeek的技術崛起,RISC-V晶片的需求可能進一步增長。

近年來,大陸的國營機構與研究機構積極採用RISC-V技術,視爲地緣政治上較爲中立的選項。在業界,大陸企業積極佈局AI應用,推升RISC-V需求,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玄鐵(XuanTie)與新創企業芯來科技(Nuclei)等公司,已成爲領先的RISC-V晶片知識產權供應商,爲市場提供商業化的RISC-V處理器。

上週玄鐵舉辦的一場RISC-V技術活動,一名中國移動系統整合部門的經理表示,即使一套價值人民幣1,000萬元(新臺幣4500萬元)的RISC-V解決方案,僅能達到輝達或華爲晶片性能的30%,但購買三套的總成本仍可能低於它們的價格,這或許是一個突破點。

由於任何人都能從網路上,免費下載RISC-V指令集,因此已成爲大陸公司和政府機構的核心工具。然而隨着RISC-V在大陸的擴展,可能會引起美國政府的關注。部分美國國會議員曾在2023年向拜登政府施壓,要求限制美國企業參與RISC-V技術研發,擔憂大陸可能借此壯大自身的半導體產業。

香港財華社報導,Omdia發佈報告顯示,2024年至2030年期間,基於RISC-V的處理器出貨量將以每年近50%速度增長,預計到2030年出貨量將達到170億顆,RISC-V處理器將佔據全球市場近四分之一的市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