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下週發布 首次指示遇敵如何應對
路透報導,臺灣下週將發佈新版《全民安全指引》,首度明確指導民衆若遭遇敵軍士兵應如何應對,並強調任何關於臺灣投降的訊息都應視爲假訊息。路透
路透報導,臺灣下週將發佈新版《全民安全指引》,首度明確指導民衆若遭遇敵軍士兵應如何應對,並強調任何關於臺灣投降的訊息都應視爲假訊息。
路透在正式發佈前取得這本手冊。內容提到:「無論是天災、疫情、極端氣候,或是中國入侵威脅,我們面臨的挑戰從未停止。」手冊提供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尋找防空避難所的方法,並提醒民衆準備緊急避難包,包括寵物的必需品。
主導新版手冊編修的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表示,臺北當局在編纂過程中,參考了捷克、法國等民主國家規畫的生存指引。
林飛帆表示:「中國威權擴張的野心已讓世界各國感受到壓力。」他補充,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使這項工作更迫切,「全球局勢,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印太,都不是遙遠的問題,而是近在眼前」。
這本手冊首次於2022年出版,新版列出臺灣可能面臨的各種情境,從海底電纜遭破壞、網路攻擊、敵國對臺灣船隻進行檢查作爲衝突前奏,到全面入侵。
手冊強調,臺灣正持續面臨假訊息攻勢,指出「敵對外國勢力」可能利用假訊息,透過深僞影片及在地協力者來分化、削弱臺灣的意志。手冊明確寫道:「若發生對臺軍事入侵,任何宣稱政府已投降或國家已戰敗的訊息都是假的。」
內容也提醒,一旦在戰爭中發現疑似敵軍蹤跡,民衆應立即撤離現場,或在遠離窗戶的安全地點掩蔽,避免拍攝照片或影片上傳。手冊警告,中國製造的科技產品存在潛在安全風險,包括監視器、各類應用程式,以及中國的DeepSeek與社羣平臺微信和TikTok,在危機時刻,這些裝置可能被敵人利用。
林飛帆強調,手冊目的不是讓大家感到恐懼,而是希望透過這些資訊,幫助民衆在真正面臨危機時,能夠發展出更好的應對策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