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爆料Meta靠詐騙廣告賺翻 去年賺進160億美元 公司駁斥「曲解事實」

路透根據取得的Meta內部文件報導,這家社羣媒體巨擘估計,2024年約10%的總營收、相當於160億美元(約新臺幣5,000億元)的收入,來自詐騙與違禁商品廣告。(美聯社)

路透根據取得的Meta內部文件報導,這家社羣媒體巨擘估計,2024年約10%的總營收、相當於160億美元(約新臺幣5,000億元)的收入,來自詐騙與違禁商品廣告。此外,旗下臉書、Instagram及WhatsApp等平臺,每天向全球使用者呈現多達150億則「高風險」詐騙廣告。

路透發佈長篇特別報導指出,這些文件也顯示,Meta至少三年來未能有效識別並阻止大量高風險廣告,導致旗下平臺上的數十億用戶,暴露於詐欺電商、投資陷阱、非法線上博弈及違禁藥物與產品等等風險中。

根據2024年12月的一份文件,Meta平均每天向旗下平臺用戶展示約150億則「較高風險」詐騙廣告,即明顯帶有詐騙跡象的內容。

Meta的產品如今儼然成爲全球詐騙經濟的「支柱」,一份5月的簡報估計,Meta的平臺與美國約33%的成功詐騙案件有關,美國證管會(SEC)已介入調查Meta是否縱容金融詐騙廣告;英國監管機構前年也指出,全英約54%的支付詐騙損失與Meta平臺相關,爲其他社羣媒體總和的兩倍以上。

內部文件也顯示,Meta曾就此進行成本效益分析,評估潛在監管罰款最高可達10億美元,但另一份報告指出,Meta每六個月可從「高法律風險」廣告中賺取約35億美元,罰款明顯遠低於收益。

Meta對此仍採漸進式策略,計劃將「違規收入」佔比從去年的10.1%,逐年降至今年底的7.3%、明年底的6%,並於後年達成5.8%的目標。

受控於Meta演算法,一旦使用者點擊詐騙廣告,系統就會推送更多類似內容,讓受害者陷入惡性循環。

Meta的自動化審查系統,僅會封鎖「95%確定爲詐騙」的廣告商,若低於此門檻,系統不僅不下架,反而向廣告商收取更高費率作爲「懲罰」,藉此抑制不當行爲,但也遭批評形同「繳費續播」詐騙內容。

Meta發言人史東對此迴應,路透引用的文件「曲解事實」,稱所謂的10%是「過於粗略且包含合法廣告」,但拒絕提供修正版數據。史東強調,過去18個月內全球詐騙廣告通報量減少約58%,今年已移除逾1.34億則詐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