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通縮罩頂 9月 CPI 連兩月負值 凸顯政策拉擡有限 PPI 年減2.3%

大陸9月CPI按年下跌0.3%,降幅大於預期。 歐新社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5)日公佈,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跌0.3%,降幅大於預期,且連續第二個月位於負值,凸顯大陸內需低迷、通縮陰霾未散。

大陸9月CPI雖較8月年減0.4%的降幅有所收斂,但大於路透此前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年減0.2%,已連續兩個月通縮。累計今年前九個月CPI則年減0.1%。

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分析,CPI年減主要受「翹尾」影響,9月CPI年減0.3%的變動中,翹尾影響約爲-0.8個百分點,今年價格變動的新影響約爲0.5個百分點。食品和能源價格下降是主要因素,其中豬肉、鮮菜、雞蛋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17%、13.7%、13.5%和4.2%。

CPI的翹尾影響是指去年價格變動對今年同期價格指數的滯後效應,例如某商品去年發生價格變動(如7月從2元跌至1元),即使今年全年價格保持穩定(仍爲1元),但計算今年前六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價格指數時,仍會顯示50%的跌幅,這種滯後影響即爲翹尾因素。

董莉娟指出,能源價格下跌2.7%,影響約0.2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年漲1%,爲近19個月以來首次回到1%以上,且漲幅連續第五個月擴大。

華爾街日報分析,大陸物價下降幅度收斂,顯示北京近期抑制企業價格戰和推行消費補貼的政策已初見成效,但國內消費仍偏疲弱,短期內通縮壓力仍未完全消退,且大陸政府加大力度遏制過剩產能,並推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提振國內需求之際,這個CPI下跌的緩解情況不如預期。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的9月大陸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3%,降幅比8月收斂0.6個百分點,月比持平。今年前九個月,PPI年減2.8%。

董莉娟指出,9月PPI年跌幅收斂,除受去年同期基期走低影響外,各項宏觀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一些行業價格呈現積極變化。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表示,在去年同期基期下行,「反內卷」政策限制部分行業產能釋放,以及穩增長政策有望發力等因素影響下,第4季PPI年降幅有望收斂至-2%以內。

延伸閱讀

通縮陰霾未散 大陸 CPI 受翹尾影響年減0.3%、降幅大於預期